引言
在医疗行业的大舞台上,眼科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希玛眼科医院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发展态势和财务状况牵动着众多投资者和关注者的心。亏损情况往往是衡量一家企业经营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希玛眼科医院而言,其亏损金额的变化不仅反映了自身的经营策略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也为我们了解眼科医疗市场的动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那么,希玛眼科医院究竟亏损了多少?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经营故事和市场逻辑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希玛眼科医院的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希玛眼科医院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故事。它早成立于2012年1月,由知名眼科医生林顺潮创办。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业者,凭借着对眼科医疗事业的热爱和专业的眼光,开启了希玛眼科的征程。2013年,家眼科医院——深圳希玛眼科医院在深圳开业,这是希玛眼科在中国大陆布局的重要一步,标志着其开始将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带到更广阔的市场。2018年3月,北京希玛眼科医院开业,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国内的影响力。同年,希玛眼科在香港成功上市,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金支持。
目前,希玛眼科旗下的业务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主要业务包括眼科服务、医疗耗材分销、牙科及其他医疗服务、销售视力辅助产品。在眼科服务方面,医生们专攻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及屈光手术及眼表疾病等领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眼科治疗方案。眼科保健、诊断、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服务一应俱全,涵盖了包括白内障、屈光矫正、眼表及眼底疾病、青光眼、眼科整形、斜视弱视等多种手术。而牙科业务的开展,也体现了希玛眼科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为其业务增长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2年希玛眼科医院的亏损情况剖析
2022年对于希玛眼科医院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根据港交所上市公司希玛眼科在3月31日发布的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公告,这一年希玛眼科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从营收数据来看,2022年的营收为17.31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1.126亿港元,同比增长了55.7。然而,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年内亏损为4622.5万港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623万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为2187.5万港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186.1万港元。同时,2022年希玛眼科的毛利率为25.9,上年同期为32.2,同比下降了6.3个百分点。
深入分析其亏损的原因,主要受到了COVID - 19的不利影响以及中国内地业务出现亏损。疫情的爆发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对医疗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疫情导致部分患者推迟了就医计划,影响了希玛眼科的门诊量和手术量。尤其是一些非紧急的眼科治疗项目,患者可能因为担心感染风险而选择等待。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医院的运营成本也有所增加,例如防护物资的采购、人员的防控培训等,都增加了医院的负担。而中国内地业务的亏损,可能与市场竞争、业务拓展成本等因素有关。在市场竞争方面,内地眼科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各大眼科医院纷纷布局,希玛眼科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吸引患者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在业务拓展方面,新医院的建设、设备的购置、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成本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消化,从而导致了亏损。
从具体业务营收来看,2022年眼科服务的营收为10.743亿港元,占总营收的62,较上年同期的9.2亿港元同比增长16.8。虽然眼科服务营收有所增长,但整体的盈利情况仍不理想。扣除疫情相关医疗耗材收入后,核心医疗业务收益按年上升28.9至14.3亿港元。然而,股东应占亏损为2190万港元,扣除非现金项目,调整后股东应占利润为1137万港元。这表明疫情相关医疗耗材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核心医疗业务的真实盈利情况,也凸显了疫情对希玛眼科经营的复杂影响。
2023年希玛眼科医院的扭亏为盈之路
到了2023年,希玛眼科医院迎来了转机。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2023年全年业绩收益19.24亿港元,同比增长11.1;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利润6199.8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取得亏损2187.5万港元,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其中眼科收入12.66亿港元,牙科收入4.28亿港元。
业务增长走出COVID - 19的不利影响是实现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就医的顾虑减少,希玛眼科的门诊量和手术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医院在疫情期间积累的应对经验和优化的运营管理模式,也为业务的恢复和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港深两地恢复通关也为希玛眼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希玛眼科旗下“深圳爱康健”品牌牙科业务实现收益显著增长,并成功扭亏为盈。过去3年的闭关,使得深港两地的需求在通关后立即释放,出现了井喷现象。深圳爱康健3、4月份每月收入超过3000万,特别在首先通关的3月份,业绩大幅超预期,好的3月份的净利率超过20左右,估计全年净利率在10 - 16。这表明港深两地的合作和交流为希玛眼科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体现了其多元化业务布局的优势。
从整体业务数据来看,2023年集团的收入19.24亿元,按年增加11。其中香港医疗业务收入上升15.7至9.32亿元,而内地提供眼科服务及牙科服务,录得收益9.72亿元,按年增加54.9;以人民币计算,收益增加62.8。这说明希玛眼科在香港和内地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希玛眼科医院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挑战
展望未来,希玛眼科医院有着诸多的发展机遇。从业务布局来看,其“眼 + 牙”的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明眸皓齿”的概念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追求,也为医院带来了更多的客户群体。眼科和牙科业务可以相互补充,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增长。例如,医院可以开展联合促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患者同时关注眼科和牙科服务;在客户管理方面,也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聚焦大湾区的战略也是希玛眼科的一大亮点。大湾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旺盛。希玛眼科在香港和深圳等地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础和市场份额,通过进一步深耕大湾区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大湾区的政策支持和创新环境也为希玛眼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政府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疗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希玛眼科可以借助这些政策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名医领衔和香港及全球医疗资源嫁接也是希玛眼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知名的眼科医生可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提高医院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与香港及全球医疗资源的嫁接,则可以让希玛眼科接触到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例如,医院可以邀请香港和国外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会诊,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
然而,希玛眼科医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市场竞争依然激烈,眼科医疗市场不断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各大医院都在争夺市场份额。希玛眼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同时,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医院不断更新设备和技术,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成本,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希玛眼科的发展产生影响。医疗行业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医院的运营成本和业务范围。例如,医保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和医院的收入;医疗审批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新业务的开展和扩张。因此,希玛眼科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
结论
希玛眼科医院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起伏。2022年的亏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疫情的影响和内地业务的拓展成本等。但在2023年,通过业务增长走出疫情影响和港深通关带来的机遇,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未来,希玛眼科医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其“眼 + 牙”模式、聚焦大湾区战略、名医领衔和全球医疗资源嫁接等优势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市场竞争、技术发展和政策环境等挑战也不容忽视。
对于希玛眼科医院来说,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在业务布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牙科业务和其他医疗服务,实现多元化发展。在品牌建设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服务质量方面,要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各种挑战。
对于投资者和关注者来说,希玛眼科医院的发展值得持续关注。其未来的业绩表现将受到市场环境、经营策略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希玛眼科医院的业务模式、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可以更好地评估其投资价值。同时,也可以从希玛眼科医院的发展中,了解眼科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