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详情
地块成交情况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宗地块成交,成交价20.3亿元
地块位置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东至通运路,南至副中心站南街,西至紫运东路,北至副中心站前街(规划路名以终批复地名为准)
地块编号 FZX—0101—0307(1),FZX—0101—0306、0307(2)、0309以及FZX—0101—0307(3)
地块总面积 近41000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 超过15万平方米
总容积率 17.9
地标建筑情况 FZX—0101—0309地块将建起一座高120米的地标性建筑,在FZX - 0101 - 0309地块北侧打造120米地标建筑,体现六环的门户作用,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
城市天际轮廓要求 地上建筑应以副中心站屋盖区域为中心,在周边建筑空间围合下,形成中间低、向两侧逐渐升高的城市天际轮廓
建筑首层功能 鼓励在建筑首层设置零售、展览、康体、娱乐等活跃公共功能,提升街道活力
建筑风格 整体建议采用现代简洁的建筑风格

备注:规划路名以终批复地名为准。

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轮廓惊艳调整,这三宗地块实力超群!

术语解释: -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净用地面积的比率。它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例如,在一块土地上,如果容积率越高,意味着在这块土地上可以建设的建筑面积就越大。在本案例中,三宗地块总容积率为17.9,说明该地块的开发强度较大,可建设的地上建筑面积相对较多。 - 城市天际轮廓:是指城市中建筑物、构筑物等在天空背景下所形成的轮廓线。良好的城市天际轮廓可以体现城市的特色和风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本案例中,要求地上建筑形成中间低、向两侧逐渐升高的城市天际轮廓,有助于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关联信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这三宗地块的成交和开发建设将与交通枢纽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综合功能和影响力。周边可能会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带动商业、居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源聚集。同时,地标性建筑的建设也将成为该区域的标志性景观,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三宗地块的开发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整体规划定位。城市副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绿色、宜居、创新的城市发展新空间,这三宗地块的建设将在建筑风格、公共功能设置等方面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现代简洁的建筑风格不仅符合当下的审美趋势,也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节能性。在建筑首层设置零售、展览等活跃公共功能,能够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符合城市副中心打造活力城市的理念。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地块的成交和开发建设将带动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土地成交的20.3亿元资金将为当地的财政收入做出贡献,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带动建筑材料、劳务等行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建成后的地标性建筑和相关商业设施将吸引企业入驻和消费者前来,进一步促进区域的商业繁荣和经济增长。

从交通影响的角度来看,由于地块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其开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与交通枢纽的衔接和协同。便捷的交通将为地块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同时,地块的建设也需要合理规划交通流线,避免对周边交通造成拥堵。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地下停车场、人行通道等,方便人们的出行。

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而言,现代简洁的建筑风格通常更注重节能环保。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此外,在地块的规划中,也可以增加绿化空间,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于未来的发展,这三宗地块的开发建设只是一个开端。随着项目的推进,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开发者关注该区域,进一步推动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地标性建筑的建成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新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商务人士,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同时,周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将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在建筑设计方面,虽然整体建议采用现代简洁的建筑风格,但设计师也可以在细节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使建筑既符合整体风格要求,又具有独特的个性。例如,可以在建筑的外观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建筑作品。在建筑首层设置的零售、展览等公共功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提高商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从城市规划的层面来看,这三宗地块的开发需要与周边区域的规划相协调。要充分考虑与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功能互补等因素,避免出现建筑布局不合理、功能冲突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打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建设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减少施工扬尘和噪音污染。

对于未来的运营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加强对地标性建筑和商业设施的运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同时,要注重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维护和管理,保持城市环境的整洁和美观。例如,可以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建筑和公共空间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这三宗地块的成交和开发建设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在城市形象塑造、经济发展、交通改善、环境优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