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标准及意义 相关说明
视力 两眼分别进行,先右后左,用小遮板遮盖一眼,远视力检查距离5m,近视力检查距离30 - 40cm,视力表需充足光线照明 临床上1.0为正常视力,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双眼矫正视力低于0.3为低视力,低于0.05为盲。远视力联合近视力检查可了解屈光状态、评估活动及阅读能力 如在5m处连视标也不能识别,逐步向视力表走进,用距离乘以0.02得视力值
视野 对比视野法:以检查者正常视野与受试者比较 距离注视点30度以内为中心视野,30度以外为周边视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视野半径≤10度者,即使视力正常也属于盲 视野狭小者不能驾车或从事大范围活动工作
棱镜分离眼位检查(Phoria test by Von Graefe) 在综合验光仪上,用旋转棱镜测定,两眼观察相同视标 使用棱镜破坏两眼融像能力,暴露眼位,测定偏斜量 是视光工作中常用隐斜测定方法
诱发叉圆柱镜斜位测定 把右眼旋转棱镜调整到15Δ基底朝内,视标及交叉圆柱镜保留在验光器上,测试距离40公分,视标为十字交叉图型,使用度数#15A发现值,左眼6个棱镜度基底朝上,交叉圆柱镜±0.50D,灯光一般,用近用瞳孔距离。若无法分离成两个视标,增加右眼棱镜量,慢慢降低右眼基底朝内棱镜度至两视标上下对齐 任何保留于测量用旋转棱镜(右眼)量为基底朝内记录为Exo(外斜位),若为基底朝外记录为Eso(内斜位)
诱发性斜位检查 使用#14B的发现值,是近方斜位量的检查

相关术语解释:

眼科医院棱镜检查全揭秘:原理、方法与意义

  • 视锐度:即视力,主要反映黄斑的视功能,是眼睛所能分辨两点间小距离的能力,用视角衡量,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 棱镜度(△):棱镜度量单位,表达光线的偏移,标准为裴氏法。
  • 正位视:无论融合反射是否存在,眼位始终保持正位。
  • 隐斜视:眼球有潜在的偏转趋势,但在融合反射作用下眼位保持正常,融合反射被打破时,眼位偏斜。
  • 显斜视:无论融合反射存在与否,眼位呈现明显偏斜。
  • 旋转棱镜:两片楔状棱镜(同度)活动性叠加,利用棱镜分解合成原理,底向不同的旋转产生不同的棱镜度组合,总效果为2psinθ(两片楔状棱镜各为10△,旋转时可在0 - 20△之间任意变换,底向相反时合成棱镜度为0,底向一致时为2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眼睛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让我们能够感知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然而,眼睛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斜视、复视等眼位异常问题就困扰着不少人。而在眼科医院,棱镜检查在诊断和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么,眼科医院的棱镜检查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有着怎样的原理、方法和意义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眼科常规检查基础

在了解棱镜检查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眼科的一些常规检查,这些检查与棱镜检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共同为全面评估眼睛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视力检查

视力是我们熟悉的眼科检查项目之一。它即视锐度,主要反映黄斑的视功能,是眼睛所能分辨两点间小距离的能力,用视角来衡量,视角越小,视力越好。视力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临床上通常将1.0的视力作为正常视力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双眼矫正视力低于0.3为低视力,矫正视力低于0.05为盲。

视力检查法有明确的规范。查视力时需两眼分别进行,先右后左,用小遮板遮盖一眼,但注意不要压迫眼球,同时视力表要有充足的光线照明。远视力检查的距离为5m,正常远视力标准为1.0。如果在5m处连的视标也不能识别,患者需要逐步向视力表走进,直到能识别视标为止,然后用距离乘以0.02,所得结果即为视力值。例如3米看清视标,视力V = 3 * 0.02 = 0.06。近视力检查的距离为30 - 40cm,视力标准同样为1.0。远视力检查联合近视力检查可以大致了解患者的屈光状态,比如近视眼患者近视力检查结果往往好于远视力结果,而老视或调节功能障碍的患者远视力正常,但近视力差。此外,通过这种联合检查还能比较正确地评估患者的活动及阅读能力,有些患者虽然远视力很差且不能矫正,但将书本移近眼前仍可阅读书写。

视野检查

视野是指眼向正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锐度。距离注视点30度以内范围的视野称为中心视野,30度以外范围的视野称为周边视野。视野对人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很大影响,视野狭小者不能驾车或从事较大范围活动的工作。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视野半径≤10度者,即使视力正常,也属于盲。

常用的视野检查方法是对比视野法,此法以检查者的正常视野与受试者的视野做比较,以确定受试者的视野是否正常。

棱镜相关知识

棱镜在眼科检查和治疗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棱镜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棱镜检查。

棱镜的原理

棱镜由两个平面交汇组成,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当我们经过棱镜观察时,物体的位置会向棱镜偏移。其实质是通过棱镜度量单位(△)来表达光线的偏移,其标准为裴氏法。

棱镜的度量标记

棱镜度量的标记主要依据棱镜底向,包括底朝上(BU)、底朝下(BD)、底朝内(BI)和底朝外(BO)。这种标识方法对于眼科医生和视光师进行精准的视觉评估和矫正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根据这些标记来准确判断和处理患者的眼位问题。

透镜的棱镜效应

无论是正球透镜还是负球透镜,透镜的非光学中心都会产生棱镜效应,这会导致视物时出现位移,并通过移动焦点实现视觉的聚散。这一效应在眼科检查和眼镜验配中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眼用棱镜的形式

眼科、眼视光临床常用折射三棱镜对于眼位异常、双眼单视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检查、训练和矫正,这类棱镜被称为眼用棱镜。眼用棱镜有三种形式,其中楔状棱镜包括棱镜块、棱镜串、旋转棱镜,镜片箱中的棱镜均为楔状棱镜,综合验光仪中是旋转棱镜。旋转棱镜是两片楔状棱镜(同度)活动性叠加,利用棱镜分解合成的原理,底向不同的旋转会产生不同的棱镜度组合,它的总效果为2psinθ,其中两片楔状棱镜各为10△,当旋转时,可在0 - 20△之间任意变换。旋转至两片棱镜底向相反时,合成棱镜度为0,旋转至两片棱镜底向一致时,合成棱镜度为20△。

棱镜检查方法

棱镜检查在眼科诊断眼位异常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价值,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几种常见的棱镜检查方法。

棱镜分离眼位检查(Phoria test by Von Graefe)

这是视光工作中常使用的一种隐斜测定方法。它在综合验光仪上,用旋转棱镜测定,两眼观察的视标相同,接近日常的生理状态。该方法的原理是使用棱镜来破坏两眼的融像能力,使两眼分离,从而暴露眼位,测定偏斜量。

诱发叉圆柱镜斜位测定

具体操作时,把右眼的旋转棱镜调整到15Δ基底朝内(Base In),视标及交叉圆柱镜保留在验光器上。测试距离为40公分(16英吋),视标为十字交叉图型,使用度数为#15A发现值,左眼6个棱镜度基底朝上,交叉圆柱镜为±0.50D,灯光为一般,采用近用瞳孔距离。此时患者可以看到同侧性的两个分离视标(右上左下),若是无法获得此状况,可以增加右眼棱镜量直至可以分离成两个视标为止。然后一开始慢慢的降低右眼基底朝内(Base In)的棱镜度,至患者报告两个视标上下对齐。任何保留於测量用旋转棱镜(右眼)量为基底朝内(Base In)则记录为Exo(外斜位),若为基底朝外(Base Out)则记录为Eso(内斜位)。

诱发性斜位检查

这也是一个近方斜位量的检查,使用#14B的发现值。

棱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

棱镜检查在临床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它的价值。

复视问题的解决

李某某在初次试戴新配镜后,视力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复视现象。经过复查,医生通过调整棱镜量,并修改了处方。再次试戴后,李某某的复视完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三个月后的复查显示,李某某的视觉状态稳定,戴镜后一切正常。这个案例表明,内隐斜和垂直隐斜是复视的常见原因,而棱镜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大脑的融像难度,帮助患者恢复清晰视觉,也体现了复视问题的解决需要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斜视治疗的应用

小虞眼睛偏斜的角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面临毕业,眼睛问题成为她进入社会的减分项。她来到上海新华医院眼科求助,接诊的李斌主任医师仔细地为她做了三棱镜、眼球运动、斜视量以及双眼视功能等检查,后确定她是恒定性的大角度外斜视。小虞的外斜量达到了惊人的100个棱镜度,李斌医师解释说,小角度的斜视通常一条肌肉,或者两条肌肉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小虞由于斜视量特别大,在保证术后眼外肌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三条肌肉手术,才能恢复正位。这说明棱镜检查在准确判断斜视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中起着关键作用。

视觉训练中的作用

9岁的小蕊存在重影和斜视问题,在和父母的良好配合下,他们每周都按时到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进行视觉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棱镜检查等相关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小蕊的眼位变化和视觉功能改善情况。经过九次训练后,小蕊看近处水平位的重影开始合并,经过三个月的视觉训练,小蕊不仅重拾了清晰明亮的视界,更在心中播下了自信与快乐的种子。这充分显示了棱镜检查在视觉训练过程中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训练方案的重要意义。

棱镜眼镜的验配与棱镜检查的关系

棱镜眼镜是一种特殊的眼镜,用于矫正斜视。而棱镜检查在棱镜眼镜的验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棱镜眼镜验配首先要进行常规验光,这和普通眼镜一样,验光师会使用专业的仪器对眼睛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屈光度数和其他眼睛参数。接下来,验光师会使用特殊的仪器来检查眼位,这就涉及到棱镜检查等相关方法,以确定是否存在斜视以及斜视的类型和程度,以便确定合适的棱镜度数。棱镜度数是指眼镜镜片上的特殊角度,用于矫正斜视。后,验光师会将确定好的棱镜度数应用到眼镜镜片上,并让患者试戴。可以说,棱镜检查为棱镜眼镜的准确验配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合适的矫正效果。

棱镜检查的意义和价值

棱镜检查在眼科领域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从诊断角度来看,它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眼位异常问题,如隐斜视、显斜视等,帮助医生明确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眼位异常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而棱镜检查可以精准地判断这些情况,避免误诊和漏诊。

在治疗方面,对于斜视、复视等问题,棱镜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觉状况。通过调整棱镜度数和底向,可以降低大脑的融像难度,帮助患者恢复清晰视觉,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在视觉训练过程中,棱镜检查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眼位变化和视觉功能改善情况,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此外,棱镜检查对于眼镜验配也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棱镜眼镜的验配,它保证了眼镜度数的准确性,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合适的矫正眼镜,更好地矫正眼位问题。

总结与展望

眼科医院的棱镜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专业的检查项目,它与眼科常规检查相辅相成,在诊断眼位异常、解决复视和斜视等问题以及眼镜验配、视觉训练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准确的棱镜检查,医生能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清晰的视觉,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棱镜检查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创新。未来,可能会有更加精准、便捷的棱镜检查设备和方法出现,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眼位异常问题。同时,对于棱镜在治疗眼位异常方面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有望开发出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手段,为更多眼位异常患者带来福音。此外,在视觉训练领域,结合棱镜检查的个性化训练方案也将更加科学和有效,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视觉功能。我们期待着眼科领域在棱镜检查及相关治疗方面取得更多的进步,为人们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