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详情
基本信息 姓名:罗燕;专业:眼科学;职称: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学位:医学博士;任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内科主任,读片中心主任,眼底病治疗中心主任医师;身份:博士研究生导师,新世纪人才
学术荣誉 曾获“羊城好医生”称号、两次荣登“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曾获中山大学2012年度临床带教老师
学术任职 担任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黄斑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眼健康协会中老年眼保健专业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疾病防治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眼科管理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视网膜血管疾病学组委员,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多本杂志审稿专家、《中华眼底病杂志》审稿专家、《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
教育背景 在国内医学院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赴美国耶鲁大学眼科从事3年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的Doheny眼科中心做1年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疾病(新生血管的抑制和重塑、紧密连接蛋白与血视网膜屏障);视网膜变性疾病的防治(如基因治疗、神经细胞保护和诱导分化、视网膜再发育);人工智能(AI)与眼底病的诊断;眼底病变诊治、白内障手术技术改进、角膜病变及联合手术等
临床经验 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熟悉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种眼底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和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等疾病的影像诊断和治疗;在角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熟练掌握各种角膜手术技术,包括激光手术、角膜移植等
科研成果 作为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5篇(其中13篇SCI),参与编写5本学术专著(其中2本外文专著);先后承担自然科学基金4项和省部级基金3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重大项目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863、973项目各一项;在杂志和国内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8篇,参编1部专业书籍;探索新型眼底病变影像录制技术,提出新的眼底病变分类和诊断标准,总结有效眼底病变治疗方案;主持多项白内障手术研究项目,倡导并推行微创白内障手术技术
人才培养 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硕士生3名,博士生1名
医疗设施与团队 诊室内仪器设备齐全,如眼底相机、角膜地形图仪等;手术室内拥有高精度的激光手术设备;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医疗团队,由多名眼科专家组成
患者评价 很多患者在罗燕医生治疗下取得显著康复效果,对她高度赞扬;患者认为医生医术水平高、可信度高,能根据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状况;在医生耐心询问和仔细检查基础上,患者能得到准确诊断结果和针对性治疗方案,治疗更顺利有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总部 - 总机:020 - 87330000,总部 - 咨询电话:020 - 66607666,珠江新城院区 - 病案管理科:020 - 87330411;传真:-;电子邮件:-;网址:-;邮编:-;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南路54号

术语解释:

想了解中山眼科“宝藏医生”罗燕?这些亮点别错过!

  • 血视网膜屏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屏障,由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组成,它可以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视网膜,维持视网膜内环境的稳定。
  •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
  • 诱导分化: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诱导分化为特定类型的细胞,如神经细胞等,用于疾病的治疗和组织修复。
  • 视网膜再发育:旨在促进受损或发育异常的视网膜重新生长和发育,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
  • OCT: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视网膜的细微结构,对于眼底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863项目:是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技术的发展。
  • 973项目:是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面向重大战略需求,解决重大科学问题。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