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眼科医院历史大揭秘:百年传承,铸就眼科传奇!
A-
A+
2025-03-31 07:21:04
222 评论
项目 |
详情 |
医院原名及现名 |
原名邢台眼科医院,现名河北省眼科医院 |
历史沿革 |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法国籍传教士包儒略在直隶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北长街建五间经堂,为百姓治常见眼病,此为医院萌芽;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在外国传教士眼科诊所基础上建道济眼科诊所,为医院雏形,是中国早的眼专科医疗机构之一;
1910年:眼科诊所扩建改称“顺德府仁慈医院”;
1946年12月:定名为邢台眼科医院;
1949年:更名为河北省人民眼科医院,建国初期属全国四大眼科医院之一;
1956年:正式更名为河北省邢台眼科医院;
1993年:更名为邢台市眼科医院;
1994年9月25日:“河北省眼病治疗中心”在医院正式挂牌;
2013年10月:经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为“河北省眼科医院”
|
医院性质 |
以眼科为重点,以口腔科和耳鼻喉科为特色,集医、教、研和急救、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眼科医院,是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非隶属)、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非隶属) |
学术研究 |
重点学科:眼科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和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眼科被评为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耳鼻喉科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口腔学科被评为河北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邢台市重点学科;
科研机构:设有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眼科研究所、河北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北省眼病治疗中心、河北省中医眼科研究所、河北省眼科司法医学鉴定中心、河北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教学基地: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
|
医院规模 |
说法一: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设正规床位410张(眼科350张,耳鼻咽喉科40张,口腔科20张);
说法二:占地约220亩,拥有600多张病床,员工超过800人
|
医疗数据 |
年门诊21万人次,住院近万人次,手术9千余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每年达1500余例),治愈好转率达95%以上,患者来自河北及晋、豫、鲁、鄂、川、陕、京、津、蒙、宁夏、新疆、香港等省、市、区 |
医疗技术成就 |
1932年:率先在国内开展白内障手术;
1954年:全省首例角膜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开展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以及巩膜缩短术治疗视膜脱离;
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激光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眼眶病、青光眼、小儿斜视弱视、角膜移植、外伤及眼内异物取除、眼底血管萤光造影及眼科整形等领域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
科研成果 |
获、省级成果15项,“儿童间歇性斜视手术时机的研究”“脆性染色体筛查”“手术照明灯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慢性甲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等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
领导关怀 |
党和邓小平、李先念、刘伯承、徐向前等曾先后来医院进行视察、指导工作和治疗眼病;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为医院题辞:“防盲剔苦、治病救人”和“防盲卫士、再铸辉煌” |
所获荣誉 |
被卫生部、民政部、中残联等十部委命名为“全国三项康复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和三级文明服务单位 |
地理位置优势 |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是京九铁路的交汇点,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城市较近,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便利;市内交通体系完善,有公交车、出租车等 |
近视手术费用 |
有四千多的、六千多的、一万多的 |
备注:
1. 医院规模存在两种不同说法,可能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数据,需以实际情况为准。
2. 文中部分信息来自不同资料,在整合过程中尽量保持了内容的准确性,但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专业术语解释:
1. 三级甲等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划分的医院等级之一,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别。
2. 重点学科:是对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完成较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和医疗任务的学科的一种评定。
3. 临床重点专科:是卫生部为了推动医院专科建设和发展而开展的一项评审工作,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4.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
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为了培养合格临床医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而设立的培训基地。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