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眼科新视界白内障近视手术守护患者光明未来
A-
A+
2025-07-29 16:32:28
237 评论
本
文
摘
要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专业眼科,惟精惟一”为核心理念,在重点扶持下发展为集医疗、科研与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眼科标杆。作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和“百年仁济”品牌成员,该院依托全球设备与跨院专家协作,在屈光矫正、复杂白内障、小儿斜弱视等领域树立了行业典范。近年来,其引进的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及SMILEpro系统,将单眼透镜制作时间缩短至10秒,结合三维...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专业眼科,惟精惟一”为核心理念,在重点扶持下发展为集医疗、科研与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眼科标杆。作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和“百年仁济”品牌成员,该院依托全球设备与跨院专家协作,在屈光矫正、复杂白内障、小儿斜弱视等领域树立了行业典范。近年来,其引进的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 800及SMILE pro系统,将单眼透镜制作时间缩短至10秒,结合三维眼球追踪与自动中心定位技术,实现了屈光手术的“精准化与智能化”革新。

技术革新:从复明手术到视觉质量升级
传统白内障手术以复明为主要目标,而新视界眼科率先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2022年,该院完成上海散光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为74岁患者同时解决白内障、远视和散光问题。术中采用飞秒激光辅助+PanOptix Toric晶体,优化了60厘米中距离视力,矫正范围达+1.5D至+3.75D,使患者术后无需额外配镜即可满足阅读、拍摄视频等多元场景需求。
在屈光手术领域,医院年手术量位居上海梯队。其核心技术包括:
全流程化方案:依托德国蔡司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美国威视波前像差仪等设备,实现20余项术前精准评估,为患者匹配全飞秒、ICL晶体植入等个性化方案;
智能安全升级:新一代VISUMAX 800配备旋转补偿导航系统(OcuLign),实时校准术中眼球旋转,显著降低散光患者术后残余度数;八种情绪安抚光效则缓解患者焦虑,提升舒适度。
专科优势打造精准诊疗新高地
屈光矫正:技术覆盖全生命周期需求
新视界眼科的屈光专科覆盖从青少年近视防控到中老年老花矫正的全周期眼健康管理。主任医师金玲领衔的团队擅长全飞秒激光、ICL眼内晶体植入术等,近20年累计完成近视手术超2万例。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科室分层设计解决方案:
青少年近视:通过角膜塑形镜(OK镜)验配与视功能训练控制进展,主治医师柏碧成强调“规范化验配与定期随访是关键”;
高度近视与散光:ICL晶体植入术突破角膜厚度限制,散光矫正型晶体精度达±5度以内,术后视力均达0.8以上;
老花眼:三焦点晶体置换术同步解决白内障与老视,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
小儿眼科与斜弱视:疑难手术量突破2万例
作为国内小儿眼病诊疗高地,刘红、吴联群等专家在斜视、眼球震颤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刘红主任已完成超2万例斜视与眼球震颤手术,其创新术式显著改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代偿头位与视功能。科室特色包括:
多维度评估体系:结合视觉电生理仪、双眼视功能检查,区分器质性与功能性病变;
微创手术技术:儿童倒睫矫正术避免传统术式疤痕问题,术后复发率低于5。
白内障与眼底病:微创技术突破传统局限
副院长荣翱领衔的白内障专科,引入冷超乳联合飞秒激光技术,使超声能量降幅达40,显著减少角膜内皮损伤。2023年,团队为高龄糖尿病患者实施“玻切+超乳联合术”,一次性解决玻璃体积血与白内障。
眼底病领域则依托德国海德堡OCT、同步共焦激光造影等设备,实现糖网病、黄斑病变的早期筛查。主任医师李平华擅长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其25G微创系统切口无需缝合,患者术后3天即可恢复日常活动。
公益防盲构建全民眼健康网络
社区筛查与基层医疗协作
新视界眼科深度参与上海“市-区-社区”三级眼病防治网络建设。2023年启动“感受新视界”长者眼健康项目,1个月内为5788名社区老人提供免费筛查,27名重症患者获转诊救治。2024年联合长宁区科协推出“科学防治干眼”科普计划,通过社区讲座、AI筛查车进街道等形式提升公众认知。
在技术赋能方面,医院引入人工智能辅助筛查系统:3-5分钟完成裸眼视力、眼底照相检查,AI算法识别糖网病准确率达94。该系统已在全市试点服务超2万人,助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诊率提升30。
专项援助惠及弱势群体
2024年医院成立20周年之际,光正眼科集团联合新视界启动四大公益项目:
1. 小儿疑难眼病援助: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青光眼患儿提供手术支持;
2. 圆锥角膜交联手术援助:资助经济困难患者接受角膜强化术;
3. 先天性白内障光明计划:覆盖青海甘德县等偏远地区;
4. 高考学子摘镜援助:为毕业生提供屈光手术补贴。
科研合作推动行业协同创新
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
医院与卡尔蔡司、复旦大学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技术转化。2020年进博会期间,光正集团与蔡司签署协议,共建“屈光手术培训中心”,承担全飞秒技术标准化推广。2025年成立的“眼科3D导航数字化手术中心”,实现从诊断到术后评估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大幅提升复杂手术精度。
在学术领域,医院年均举办浦江论坛等学术会议,2024年研讨会集结周行涛、许迅等20余位专家,探讨屈光不正防治、羊膜移植等前沿课题。医院作为上海眼病防治培训基地,为社区医生提供两年轮训,累计培养基层人才超500人。
技术引进与设备迭代
新视界眼科设备迭代始终与同步:
德国蔡司YAG激光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黄金标准,脉冲精度达微秒级;
美国博士伦超乳玻切一体机:实现白内障、玻璃体手术无缝切换;
爱尔康INFINITI超声乳化仪:冷超乳技术将切口缩小至2.2毫米。
2025年装机的新一代VISUMAX 800更荣膺中、美、欧三大认证,标志中国屈光手术迈入“智能机器人”时代。
未来展望:开启视觉健康新纪元
数字化转型与精准医疗
新视界眼科正加速布局“数字眼健康生态”:
和平视界网络学院:2024年上线远程教育平台,共享手术录像、疑难案例,年覆盖医生超万人;
基因诊疗探索:依托眼科遗传病研究所,开展先天性黑矇症(LCA)基因治疗临床试验。
全域化眼健康管理
未来将深化“预防-干预-康复”闭环:
青少年近视预警系统:基于10万例屈光档案,开发近视进展模型;
功能型人工晶体研发:与蔡司合作多焦散光矫正晶体,满足亚洲患者特有角膜参数;
远程诊疗覆盖:通过5G+3D手术直播系统,赋能边疆地区眼科中心。
> 20年深耕,从“复明”到“优视”
上海新视界眼科的创新轨迹,折射出中国眼科医疗从技术追赶到引领变革的历程。正如其核心专家廉井财所言:“眼科手术的未来在于个性化与智能化协同”。当机器臂精准定位微米级组织,当公益之光穿透偏远地区的视觉阴霾,这家植根上海的专科医院,正以“光”为媒,书写着眼健康事业的跨时代答卷。
主要与数据来源:
1. 临床技术突破:全飞秒SMILE pro系统;散光三焦点晶体案例;斜视手术量统计
2. 公益项目覆盖:四大援助计划;社区筛查数据
3. 学术平台建设:浦江论坛;蔡司合作项目;数字学院
4. 设备与认证:三级专科资质;设备清单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