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具体内容,人员管理,各级各类库房的消防工作由科室领导主抓并负责,专职专人管理,建立昼夜值班巡逻制度。对新职工进行业务和消防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物品储存,库存物品分类、分垛储存,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米,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米。易相互发生反应的物品分间、分库储存,并醒目标明物品名称和灭火方法。易自燃...

类别 具体内容
人员管理 各级各类库房的消防工作由科室领导主抓并负责,专职专人管理,建立昼夜值班巡逻制度。对新职工进行业务和消防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物品储存 库存物品分类、分垛储存,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米,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米。易相互发生反应的物品分间、分库储存,并醒目标明物品名称和灭火方法。易自燃、易分解的物品有良好通风设备,严格控制温、湿度不超标准。物品入库有专人检查,禁带火种入库,包装破损及时安全处理。库房内不得堆放大量纸箱、被褥等易燃物品,不得存放汽油、酒精及化学物品。
设施与设备 仓库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牌,库区内消防设施处于良好状态,灭火器不得挪用,仓库出口严禁堆放物品。库房内电线穿管,不得使用超过60W以上的白炽灯并加装防爆罩,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不准使用火炉取暖。
特殊物品管理 对爆炸物品、剧毒物品、精神麻醉物品执行双人保管、双本帐册、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的“五双”制度。
类别 重要性 具体要求 应急措施
医院耗材仓库消防安全 医院是高风险场所,耗材仓库内存放大量易燃和易爆物质,发生火灾会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无法挽回的生命损失,所以消防安全非常重要。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消防安全管理的多方面进行规范。 发生火灾时及时扑救并准确报警,控制火灾发展。
项目 具体内容
消防安全责任 医院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医院设置(确定)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具体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防火检查 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制度制定依据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上级有关消防安全指示,结合本部门工作制定。
具体工作要求 布置和组织本单位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制定防火安全制度,消除火灾隐患;对本部门的防火重点专人负责,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健全各项防火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维护保养消防器材和消防设备,不得随意挪动和损坏;做好上班前、下班后的安全检查工作;发现火险积极扑救并及时准确报警,控制火灾发展。
项目 具体内容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医院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履行制定落实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职责。医院设置(确定)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具体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开展防火检查 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项目 具体内容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级及以上医院。
规定内容 规定了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场所设置要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防火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火灾事故处理及消防档案等内容。
项目 具体内容
建立防火责任制 建立健全医院的各级防火责任制,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消防安全工作,并设义务消防员,义务消防员配合科室主任做好防火安全检查,组织学习消防知识,达到平时能防,遇火能救。
消防安全宣传 加强对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员工充分认识防火的重要性。对调入的新员工由所在科室负责进行安全教育。
火警处理原则 必须认为任何火警的信息都是真的,有关人员必须时间奔赴现场,进行察看或扑救。
义务消防员培训 医院拟定培训计划并组织义务消防员的培训,培训后进行书面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消防规章制度、防火的重要性、防火案例等;医院各种消防设施的情况掌握及灭火器的安全使用方法;掌握火灾时扑救工作的知识和技能、疏散患者和自救知识和技能;组织观看实地消防演练,进行现场模拟培训。
消防工作安全检查制度 实行三级消防工作安全检查制度,医院月检查,科室周检查。主要进行“五查”(查负责人、查制度、查隐患、查措施、查思想);对查出的问题按“四定”(定隐患性质、定解决措施、定负责人、定时间)、“一不交”(本科室能解决的问题不交医院解决)的原则解决。安全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要有记录。
火情处理 医院员工一旦发现有火情,能自己扑灭的,应立刻采取措施,根据火情的性质,就近使用水或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项目 具体内容
消防安全责任 医院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工作职责。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统筹安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医院或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一名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院领导为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履行制定落实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职责。
管理人员及部门 医院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住院床位在50张以上的医院确定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一级医院应确定专(兼)职人员不少于1人,二级医院应确定专(兼)职人员不少于2人,三级医院应确定专(兼)职人员不少于3人。
项目 具体内容
发文背景 医疗机构属于高火灾风险场所,人员相对集中、人流量较大,且存在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规范医疗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掌握消防安全技能,提升消防安全意识,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开设【消防科普】专栏,持续推出医疗机构消防科普知识。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1月8日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2020年版)》。
项目 具体内容
守法遵规,严格执行标准 遵守法律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遵守消防法、安全生产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执行行业标准,贯彻执行WS 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消防安全规范和GA 65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等行业标准;规范消防行为,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提升的工作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主体责任,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全面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疗机构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履行消防职责,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具体承担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和落实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和隐患排查,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体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做好各项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防患未然,坚持日常巡查 医疗机构明确巡查人员和重点巡查部位,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并填写巡查记录表,住院区及门诊区白天至少2次。
类别 具体要求
耐火等级 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级。不得使用彩钢板、聚氨酯泡沫板、木构造等易燃可燃材料。
防火间距 高层之间13米,高层与多层9米,多层之间6米。不得占用消防车道和防火间距。
分区掌握 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位之间应采纳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纳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纳常开防火门。
容量掌握 每个护理单位为35 - 45床。
安全疏散 必须有2个安全出口或2部疏散楼梯,病房楼应采纳封闭楼梯间,常闭式防火门应处于关闭状态且不得上锁,疏散走道和楼梯间严禁占用、堵塞。多层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35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米;高层病房楼分别按照不大于24米、12米掌握。人员住宿的房间外窗不应设置防盗网。
消火栓 医院应设置室外消火栓,体积大于5000m³的医疗建筑应设室内消火栓。
自动灭火设施 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医疗建筑应设置自动灭火设施。

术语解释:

眼科医院库房消防规范大揭秘!你知道多少?

  • “五双”制度:指对爆炸物品、剧毒物品、精神麻醉物品实行双人保管、双本帐册、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特殊物品的安全管理。
  •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它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耐火等级越高,建筑物在火灾中的抗烧能力越强。
  • 防火间距:是两座建筑物之间保持的一定安全距离,以防止火灾在建筑物之间蔓延。
  • 常开防火门: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起到阻止火势、烟气蔓延作用的门。
  • 常闭式防火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人员通行时才打开,火灾时能防止火势和烟雾蔓延的门。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