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别 |
具体要求 |
详细内容 |
备注 |
机构管理 |
制度落实 |
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制定或认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
适用于床位在20张至79张的眼科医院,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规范 |
质量安全管理部门 |
设置独立部门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履行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以及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进行指导检查、质量控制和内部监督等职责;对日常运行管理与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并实施有效干预管理;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对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对眼科医疗专业文书、档案和数据信息等资料的书写、保存、使用等管理进行指导和检查 |
该部门在保障医院质量安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涉及多方面的管理职责 |
人员资质 |
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1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
确保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由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员来执行 |
内部综合管理 |
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内部质量、安全、服务、技术、财务、治安、消防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管理 |
全面涵盖医院内部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保障医院正常运转 |
质量管理 |
人员配置 |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符合《眼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 |
保证医院有足够且合格的专业人员来开展医疗服务 |
管理体系建设 |
按照制定或认可的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有关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诊疗规章制度,建立合理规范的临床诊疗流程,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和临床诊疗流程进行监管检查,关注重点环节及高风险因素,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
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不断完善体系和流程来提高医疗质量 |
参与质控工作 |
参加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者质控中心开展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工作 |
借助外部力量提升医院的质量管理水平 |
人员培训 |
制定并落实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使医院工作人员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知晓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建立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更新及专业技能维持与培养等继续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做好培训考核记录 |
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
重点管理 |
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应当重点做好对新技术新业务临床应用准入、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手术分级及授权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
对高风险和新技术领域进行严格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
诊疗服务要求 |
临床医师在为眼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做好医患沟通及患者教育,并落实好双向转诊职责 |
注重患者体验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
眼科护理质控与管理 |
定义 |
对眼科护理服务全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改进,以确保眼科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的一系列活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明确了眼科护理质控的概念和地位 |
目的 |
保障患者安全,通过质控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对护理服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发现服务中的不足和缺陷;提升医院声誉,优质的眼科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医 |
阐述了眼科护理质控的重要意义 |
现状与挑战 |
介绍当前眼科护理质控的现状,包括质控标准、质控流程、质控人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如质控标准不统一、质控流程不规范、质量意识不强等 |
分析了当前眼科护理质控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提供方向 |
未来展望与建议 |
展望眼科护理质控和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如完善质控标准、优化质控流程、加强质量意识培养等 |
为眼科护理质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 |
具体科室与环节管理 |
病房管理 |
各级医师岗位职责完善(科内墙面显著位置);有眼科病区、眼科专科医生、眼科专科技术、护理人员(门诊管理工作)、专科感染监控医生、专科各种记录本(核心制度资料) |
确保病房管理规范,人员职责明确 |
门诊管理 |
有眼科专科诊室、眼科专科检查室、眼科专科治疗室;具备眼科必备设备,如视力表灯、镜片箱、裂隙灯显微镜等,建议添置OCT、荧光造影、UBM等设备 |
保障门诊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和设备的齐全 |
病历书写管理 |
门诊病历管理要求“六有一签名”,即主诉、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处理意见、医生签名;住院病历管理按卫生部2010年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包括病史、专科检查、辅助检查、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等内容,日间病房按照日间手术管理标准执行 |
规范病历书写,保证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围手术期管理 |
手术前应完善各项检查,包括眼部和全身检查;掌握手术适应症,制定手术方案;疑难复杂(三类及以上手术)病例需进行术前讨论;手术医生按所在医院手术安全管理规范标准执行;手术患者标识清楚 |
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 |
医院整体管理制度 |
总则 |
为规范医院眼科的管理,提高眼科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眼科的各项工作,以科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科主任负责领导、协调、监督眼科工作的开展,定期向医院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
明确了医院眼科管理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和负责人 |
临床服务管理 |
严格按照医疗程序和标准操作,确保患者的诊疗过程安全、规范;患者接待热情、细致、周到,保护患者隐私权;医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细致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眼科专科检查;做好患者病历记录,内容详细全面;严格按照医疗流程和标准操作,确保诊断准确,治疗合理;对于患者出现急危重症情况,及时做好抢救处置工作 |
规范眼科临床服务的各个环节,保障患者权益 |
医疗质控管理 |
设立眼科医疗质量委员会,负责制定眼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审核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处理方案,监督和评估眼科医疗质量;严格按照和医院的医疗质量标准,制定科室内的医疗质量标准和操作程序;做好医疗事故报告工作 |
建立医疗质控管理体系,确保医疗质量 |
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
确立质量指标,如手术、手术并发症率、患者满意度等;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包括手术技术、感染控制知识等培训;定期维护和检查眼科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保持医疗设施的清洁和整洁 |
通过具体措施保障眼科医疗质量与安全 |
团体标准 |
广东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牵头制定的《广东省玻璃体腔注药操作及质量控制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广东省份眼科专业的质控管理规范,将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技术和服务的交流与合作,使广东省眼科诊疗规范化、同质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 |
体现了地方对眼科质控管理的重视和推进 |
专业书籍 |
《眼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设计及应用》紧扣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发布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 - 2025年)》的文件精神与要求,涵盖眼科医院管理指标、眼科疾病相关专科医疗指标等系列内容,对质控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
为眼科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