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青岛,有这样一家医院,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眼科领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那就是山东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这家医院成立于1991年1月,在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集科研、教学、医疗、防盲和视光产业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多年来,医院在眼科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全国医院专科声誉榜》《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多年位列全国眼科前十位、山东榜首。而在医院的发展历程中,副院长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在管理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推动着医院不断向前发展,还在医疗技术和科研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青岛眼科医院,了解一下这些副院长们的风采。
孙伟:全面统筹,引领医院发展
孙伟作为青岛眼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在医院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对医院的情况了如指掌,在介绍医院创业发展史、学科建设成果、人才建设成果、科研教学成果等方面,总是能够娓娓道来,让社会各界代表全面了解医院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在学科建设方面,孙伟深知学科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积极推动医院各学科的发展,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医院目前拥有多个优势学科,如青光眼科、白内障科等,这些学科在国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学科的诊疗水平。例如,在白内障手术方面,医院引进了先进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人才建设也是孙伟关注的重点。他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的眼科人才加入医院。医院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其中不乏院士、“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等各类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科研教学方面,孙伟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医院承担了多项和省级科研项目,在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时,医院也是教育部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科技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科研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此外,在2024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中,孙伟对医院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屈光白内障专题研讨会上,他的致辞体现了对学术交流的重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广大临床医生搭建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白内障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郭振: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
郭振副院长主要负责医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工作。他深知基层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因此积极推动医院在李沧区成立北部院区。经过近八年的快速发展,北部院区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为青岛北部城区居民眼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资源下沉的过程中,郭振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将医院的优质医疗技术和服务带到基层,如何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等。针对这些问题,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医院定期选派专家到北部院区坐诊、查房和手术,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医院加强对北部院区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目前,北部院区年门诊量超过15万人次,这充分说明了资源下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郭振在多个场合介绍医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医院的努力和成果。在科普活动中,他还介绍了医院近年来在守护老年群体眼健康方面开展的一系列项目和富有成效的工作,从传统的以“看得见”为核心的防盲,逐步过渡到让老年群体“看得清、看得好”的新阶段。
此外,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郭振公布2024年度职务调整名单,为医院的人才发展和岗位优化做出了贡献。他还与副院长、北部院区院长吴晓明为“护士奖”“医疗辅助奖”获奖者颁奖,激励着医护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吴晓明:专注北部,守护居民眼健康
吴晓明作为北部院区院长,全身心地投入到北部院区的建设和发展中。他深知北部院区的发展对于满足青岛北部城区居民眼健康需求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带领团队提升院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吴晓明注重加强院区的学科建设。他根据北部城区居民的眼病特点,重点发展了一些优势学科,如眼底病科、眼科整形科等。在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院区引进了先进的检查设备,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提高了眼底病的诊断准确率。同时,院区还开展了多种眼底病的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等,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吴晓明非常重视眼健康科普工作。在科普活动中,他为现场的社区居民带来了科普讲座并现场解答了大家的疑问。他深知通过科普活动可以提高居民的眼健康意识,预防眼病的发生。他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介绍了常见眼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如如何正确用眼、如何预防白内障等。
在医院的各项活动中,吴晓明积极参与。他与副院长郭振为“护士奖”“医疗辅助奖”获奖者颁奖,体现了他对医护人员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同时,他还参与了“高智银发 健康有约”健康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为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中老年群体身边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庆军:科研引领,推动学术交流
周庆军副院长在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他积极鼓励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医院的科研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医院承担了多项和省级科研项目,在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周庆军非常重视学术交流活动。他主持了“与眼组织的再生”等议题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等26所医院及高校的50位专家齐聚一堂,聚焦眼科临床科学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这样的活动为广大眼科医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在医院的颁奖活动中,周庆军为“科研奖”“科研辅助奖”“论文奖”“课题奖”获奖者颁奖,这体现了他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对科研人员的鼓励。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医护人员的科研热情,为医院的科研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潘晓晶:专注青光,提升诊疗水平
潘晓晶副院长带领青光眼科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谢立信的支持下,在青光眼的诊疗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青光眼学术会议”上,青光眼科共进行了11场次的专题发言、论文发言和会议主持,参与多项多中心研究会议,举办微创青光眼手术培训班。
在临床诊疗方面,潘晓晶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医院青光眼科拥有先进的青光眼检查设备,如眼压计、视野计等,能够准确地诊断青光眼。在治疗方面,开展了多种青光眼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科研方面,潘晓晶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青光眼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他们探索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参与多中心研究会议,医院青光眼科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在青光眼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黄珏森:精于白内,铸就专业典范
黄珏森副院长兼任白内障科主任,在白内障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从事眼科工作多年,开展的白内障手术成功案例众多,对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手术开展具备较高的实力。
在临床工作中,黄珏森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他掌握了全面的眼科技术和知识,熟练开展各种白内障手术,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等。他注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许多患者在接受他的手术后,视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
除了临床工作,黄珏森还一直专注于白内障及晶状体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他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的研究成果为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白内障学科的发展。他荣获山东省医师及青年专家的称号,这是对他在白内障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结论
青岛眼科医院的各位副院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的在医院的整体发展中统筹规划,有的致力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有的专注于院区建设和眼健康科普,有的在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引领潮流,有的在专科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得青岛眼科医院在眼科领域不断发展壮大,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对于未来,建议医院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开展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在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同时,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受益。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医院的影响力。相信在各位副院长的带领下,青岛眼科医院将在眼科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