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眼科医院史伟云团队:引领角膜病诊疗新风尚!
A-
A+
2025-03-24 19:07:04
157 评论
类别 |
详情 |
基本信息 |
史伟云,男,教授、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59年出生于安徽黟县,1980年从卫校毕业到黟县人民医院工作,师从当地好的眼科医生。 |
现任职务 |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山东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医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副会长,高人民法院第四届特约监督员(2023 - 2028年),日照市眼科医院名誉院长等。 |
学术兼职 |
兼任山东省眼科学会青年学组组长、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组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角膜病学组组长,亚洲角膜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主任委员,《临床眼科杂志》编委、《中华眼科杂志》特约审稿人、副总编辑及其他8个眼科杂志编委等;是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潍坊医学院眼科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
学术荣誉 |
2022年7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医药卫生学部外籍院士;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2022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高奖,山东省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一等奖4项,获第十七届“吴杨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2024年获评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
教育背景 |
1989年开始师从谢立信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全球角膜病大师Herbert E Kaufman教授博士后。 |
海外经历 |
1995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眼科系深造一年;200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研修一年。 |
科研成果 |
专注于我国常见致盲眼病—角膜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创新28项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研发生物角膜和人工角膜产品等4项产品,获III类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证书3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转化6项。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30余项,先后主持863、973、基金重点项目等40项,发表论文近400篇(另一说法500余篇),其中SCI收录百余篇(另一说法235篇),出版角膜病专著3部(另一说法4部),主持制定专家共识15项。 |
临床成果 |
是我国角膜病领域的者,国内极少完成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另一说法超1.5万例)的专家,领导团队年均角膜移植手术量占全国1/8。2018年做了全国例自主研发的人工角膜手术;精通各类复杂白内障及青光眼手术;首创角膜移植新术式30项,如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首创逐渐加压缝合技术,解决了圆锥角膜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差难题,开创飞秒激光的板层角膜移植手术。 |
社会贡献 |
在解决我国角膜供体匮乏和创建角膜病诊治技术体系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解决了我国角膜盲患者及时和长期复明的历史性难题。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优化罕见医疗器械审批流程的建议,有望推动其落地实施,为角膜盲患者带来福音。 |
医院相关活动 |
2024年6月17日参加日照市眼科医院揭牌仪式,与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楠签约建立医联体技术合作关系,并被聘任为日照市眼科医院名誉院长。 |
注释:
- 文中关于论文发表数量和专著出版数量有不同表述,可能是不同统计阶段的数据差异,特此说明。
- 相关专业术语解释:
- 角膜移植手术:是一种用透明角膜片置换混浊或有病变部分的角膜,以达到增视、治疗某些角膜病和改善外观的目的的手术。
- III类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 SCI收录: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上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被SCI收录的论文通常代表较高的学术水平。
- 863计划:是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技术发展。
- 973计划:是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安全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
-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中的重要层次,主要支持科技工作者结合需求,把握世界科学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面上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主要部分,支持科技人员在基金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 专家共识:是指在某一领域内,众多专家基于现有的研究证据和临床经验,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达成的一致意见,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