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单位/个人 捐赠日期 物品名称 数量/金额 接收单位 用途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莆田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20220520 资金 10,000.00元 市十字会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 队部建设
莆田眼科医院 未提及 口罩 60万个 莆田市红十字会 抗疫
厦门眼科苏庆灿先生 未提及 普通民用口罩 200万个(其中100万个指定捐给仙游县) 莆田市(部分指定仙游县) 抗疫
福建榕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联合) 9月23日 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 未提及具体数量 莆田市 支援莆田抗击疫情
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 9月23日 口罩、防护服 22000个口罩、180套防护服 马尾亭江派出所 抗疫
江西花猫博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0.19 一次性口罩 10000个 北岸红十字会 抗疫
林健儿委托博立思(福建)医械制造有限公司 10.20 一次性平面口罩、KN95口罩 一次性平面口罩261800个、KN95口罩2094400个 莆田市环卫处 抗疫

相关术语解释:

大爱无疆!莆田眼科医院60万只口罩捐赠背后的抗疫担当

  • KN95口罩:是符合中国标准的一种呼吸防护用品,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能有效阻挡病毒、细菌等微小颗粒,在疫情防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一次性平面口罩:通常为无纺布材质,是一种常见的一次性防护用品,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飞沫和灰尘等。

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其中莆田眼科医院的捐赠行动犹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那60万只口罩,不仅仅是防护物资,更是医院传递的爱与希望,展现了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莆田眼科医院在抗疫中的诸多善举以及背后的故事。

莆田眼科医院60万只口罩捐赠的重大意义

疫情来势汹汹,口罩等防护物资成为了稀缺资源。莆田眼科医院在此时捐赠60万只口罩,犹如一场及时雨,缓解了当地防护物资紧张的局面。这些口罩被送到了需要的地方,为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广大民众提供了基本的防护保障。

从一线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奋斗在抗疫的前沿,面临着巨大的感染风险。口罩是他们抵御病毒的重要防线,莆田眼科医院的捐赠让他们能够更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例如在社区排查、核酸采集等工作中,工作人员佩戴着这些口罩,走街串巷,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口罩是日常出行的必备物品。在口罩供应紧张的时期,这60万只口罩的到来,让民众的防护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儿童等,他们更需要口罩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此外,莆田眼科医院的这一捐赠行为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它激励着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抗疫的行列中来,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这种正能量的传递,对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抗击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莆田眼科医院捐赠背后的理念与担当

华厦眼科董事长苏庆灿表示,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每一位华厦人都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与“关怀”,传递着爱与希望。莆田眼科医院作为华厦眼科的一员,积极响应号召,助力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院长蔡建荣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医院在家乡莆田筹建创办三、四年的时间内,得到了莆田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得到莆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医院必须发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精神,和莆田市三百六十万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实际行动表达报国爱家乡的拳拳之心。

这种理念体现了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医院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更是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社会成员。在疫情面前,它没有置身事外,而是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莆田眼科医院抗疫的其他善举

除了捐赠口罩,莆田眼科医院在抗疫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善举。市政协委员、莆田眼科医院总经理林志文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立即组织成立莆田眼科医院抗疫医疗队,深入深圳、仙游、荔城、晋江等多地进行核酸采集。

3月7日,接到集团的疫情支援请求,林志文组织莆田眼科医院抗疫小组驰援深圳抗疫。抗疫小组成员不辞辛劳,在异地他乡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他们身着防护服,在炎热的天气下,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无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抗疫小组成员已于3月21日凯旋而归,他们的英勇事迹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扬。

同时,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春节假期,全院提前清点并集中疫情需要的防护资源做好准备,为抗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医院工作人员还带着医院的捐赠物资送到多个一线基层单位,向南城街道卫健局捐赠了隔离衣、护目镜;为南城社区服务中心、南城人民医院、万江社区服务中心、洪梅社区服务中心等一线基层单位分别送去了护目镜,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防护支持。

社会各界的抗疫捐赠热潮

莆田眼科医院的捐赠行为只是社会各界抗疫捐赠热潮中的一个缩影。在疫情期间,众多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度尾镇在全镇发出了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赠活动,得到广大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将工厂中库存的口罩捐出,至1月31日18时,度尾镇已累计募集口罩10000多个。还有众多度尾籍企业家、爱心人士慷慨捐赠,厦门眼科苏庆灿先生向莆田市捐赠普通民用口罩200万个,其中指定100万个捐赠给仙游县;福州仙游商会度尾籍爱心人士郭建涛等人,向仙游县红十字会捐赠十二万多元;度尾镇海峡艺雕城董事长黄元庆先生,主动响应政府号召,爱人五十大寿没办酒席,将节省下来的十万元捐给县红十字会;霞溪村爱心人士苏女士,继前几日向县总医院捐献5000个口罩后于31日向度尾镇卫生院捐赠医用橡胶手套2000个。

福建榕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积极行动起来,9月28日上午,由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和福建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牵头,福建榕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爱心医疗物资捐赠仪式举行。此批物资总价值达21万元,包括10000个口罩、240套防护服、192盒成人可调式鼻腔清洗器、1200盒口咽露等,将由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分送至福建省内各防疫服务站点和一线防疫单位,助力一线抗疫工作。9月23日,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联合福州市河南商会向莆田市捐赠一批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支援莆田抗击疫情;同日,该基金会还向马尾亭江派出所捐赠22000个口罩和180套防护服。

这些捐赠行为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的团结和爱心,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每一份捐赠都代表着一份希望,都为抗击疫情的胜利增添了一份力量。

抗疫捐赠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抗疫捐赠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从物资层面来看,捐赠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物资缓解了一线工作人员和民众的防护需求压力。这些物资确保了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展工作,也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在精神层面,抗疫捐赠传递了正能量,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人们看到众多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时,会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团结。这种正能量的传递能够激发更多人的爱心和责任感,让更多的人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对于企业来说,积极参与抗疫捐赠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捐赠,企业能够提升自身的社会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同时,这也有助于企业与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从长远来看,抗疫捐赠还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它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社会公益问题,提高了公众的公益意识。在疫情过后,这种公益意识可能会延续下去,推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未来抗疫及社会公益的展望

虽然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抗疫物资储备和捐赠机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做好抗疫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配物资。

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弘扬社会公益精神,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来。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公益意识和参与度。例如,对于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荣誉表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医疗领域,应该加强医院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医院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地方,还应该在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像莆田眼科医院这样的企业,应该成为其他医院学习的榜样,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疫情期间,各国之间的物资援助和经验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分享抗疫经验和技术,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莆田眼科医院捐赠60万只口罩的行为展现了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抗疫过程中,医院和社会各界的捐赠行为以及其他善举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完善抗疫机制,弘扬社会公益精神,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