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眼科医院的大夫主要是与眼睛的疾病打交道,为患者治疗眼疾,帮助他们重见光明。然而,在生活的各个场景中,这些眼科大夫展现出了超越专业范畴的勇敢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伟大精神,成为了生命的守护者。
空中的白衣天使:黄庆大夫万米高空的紧急救援
1月30日大年初二,在万米高空的航班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原本平静的旅程。一名60多岁的男性乘客突发高热、寒颤不适,情况十分危急。就在这关键时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黄庆挺身而出。当时,飞机刚刚起飞不久,机舱内乘务人员焦急的询问声打破了平静:“机上有没有医务人员?有乘客需要帮助!”坐在后排的黄庆听到后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起身,快步走向求助乘客所在位置。她时间表明自己的医生身份,只见一位男性乘客正蜷缩在座位上,尽管身上盖着好几件衣服,仍止不住地发抖。黄庆医生立刻上前,为他进行初步查体。
在高空飞行的特殊环境下,医疗资源十分有限,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黄庆大夫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有限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了及时的评估和处理。她的出现,让患者和周围的乘客都感到了一丝安心。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的担当,在万米高空上成为了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
2月12日上午,被救乘客的女儿带着一面锦旗,专程赶到医院向黄庆医生表示感谢。“社会需要像您这样正能量、善良的人。”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对黄庆医生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她在航班上的紧急救援,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也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让人们看到了医者的无私奉献和伟大精神。
跑道上的生命卫士:张睿大夫的惊险救援
3月23日,像往常一样,周六上午9时许,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麻醉科医生张睿将女儿送到天河体育中心上课后,便准备自己活动一下跑跑步。然而,在天河体育中心的跑道上,一场惊险的救援即将上演。忽然,他看见前面跑道上有一位跑者倒在地上,周围的跑友都围了上去。医生的直觉让他下意识地跑上前去查看情况。他发现倒地的是一名中年男子,面色苍白、嘴唇发青。
见状,张睿立即向周围的人们表明了医生的身份,并请围观人群有序散开,为抢救创造必要的空间。随后,他将倒地男子平躺在地面,通过专业的手法检查其生命体征,实施标准的心肺复苏流程。“我用力拍打跑者的双肩,大声在他耳旁呼叫,‘朋友,你还好吗?你能听到吗?’”张睿回忆说。见男子没有反应,并且触诊颈动脉发现无搏动,呼吸微弱后,张睿马上开始为他实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做人工呼吸,并且让赶到的保安去拿AED。
经过几个循环的胸外按压 - 人工呼吸后,男子的颈动脉仍无搏动,此时保安携带AED到场,张睿继续心肺复苏,叮嘱保安打开AED机器及除颤电极片,把电极片分别贴在倒地男子的左胸腋中线第5肋间和右胸锁骨中线第2肋间后,AED自动分析患者心电,并提示“除颤”。随后,张睿让周围的人离开男子,电击除颤后男子心跳开始恢复,此时有一名跑友也过来帮忙。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中,张睿大夫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他的专业素养和果断行动,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机。他在跑道上的救援,让人们看到了眼科大夫在面对突发心脏问题时的专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也让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
水塘边的守护天使:李育辉护士长的勇敢营救
3月31日下午5点45分,双峰爱尔眼科医院护士长李育辉刚回到家中永丰镇洋荆村,只听到外面传来有人落水的呼救声,她立即冲出了家门,得知是一名小孩在水塘里溺水,她立马跑去接过孩子,进行抢救。“我当时把孩子的头放低脚抬高,拍背部把水拍出来,拍了有一两分钟之后,小孩子就有吐出一点水来,继续拍他之后,他就持续的有一点哭声,但是很微弱,然后就把他放到上面来,按压,继续拍打之后,连续吐了两次之后,我们就赶紧把他送到了人民医院。”
学过急救知识的李育辉深知紧急救护的重要性,她指挥围观群众帮忙解开孩子的衣服,拨打120急救电话,她的临危不乱,为孩子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她一路身上全部都是湿的,一直帮着把孩子的脉,生怕断气了去,加上孩子家属有心脏病,她还安慰家属。一直到医院里,打了针,小朋友大哭大闹了,孩子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
李育辉护士长在水塘边的勇敢营救,展现了她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爱心。她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和果断,为孩子的生命争取了生机。她的善举不仅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也温暖了整个村庄的心。家属送的感谢锦旗,是对她的肯定和感激,也是对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
医院里的光明使者:栗映梅大夫的特殊救治
济南市眼科医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七科的病房里,上演了一幕温暖人心的场景。白内障患者王大爷手术后揭开纱布那一瞬间,清晰看见自己妹妹时暖心的问候,使在场的医护人员都为之动情。王大爷家有兄妹3人,他本人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弟弟智力有缺陷,兄弟俩都住在养老院,妹妹也上了年纪,有时会看望两位哥哥。兄弟俩无儿无女,弟弟就是哥哥的眼睛和拐杖。然而,随着近年来视力的急剧下降,王大爷不能自由行动,性情和病情越来越差,妹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带着哥哥去医院治疗,但都因他不配合检查被拒之门外。
终,王大爷的妹妹决定带哥哥到济南市眼科医院寻求治疗。眼七科(白内障二科)副主任医师栗映梅大夫接诊了王大爷,栗大夫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后,决定安排王大爷住院检查治疗,并安抚王大爷的妹妹,让她放心。住院期间,王大爷对陌生环境抗拒,对医护人员检查抵触,针对王大爷的特殊情况,副主任医师栗映梅与医护团队进行了量身定做方案。由专职护士在患者家属配合下一对一与患者交流沟通,给患者放音乐、讲故事、拉家常等满足患者一些心理需要,渐进式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感受到安心和放心。终在责任护士的鼓励和帮助下,患者各项检查都顺利完成。
栗映梅大夫和她的医护团队,用耐心和爱心,为这位特殊的患者开辟了一条治疗的道路。他们不仅关注患者的眼疾,更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专业的治疗,让王大爷重见光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展现了眼科大夫在面对特殊患者时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
街头巷尾的爱心接力:众多眼科大夫的善举
在街头巷尾,也不乏眼科大夫的爱心接力。前不久,一名邹城男子突然晕倒,摔倒在了路边,路过行人大声呼救。突发情况引起了附近一家眼科医院大夫护士的注意,她们赶紧飞奔过去,利用所学的急救知识时间进行了处置。她们的出现,让患者在危急的时刻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为后续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还有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眼科医生张晋锋,在某一地点救助了彭女士。彭女士及家属凭借一张路人随手拍下的医生侧面照,在各个微信群中展开寻找。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有人认出,救人者是张晋锋医生。1月13日下午,彭女士带着女儿和外孙来到医院,送上了鲜花、锦旗和感谢信。“我们衷心感谢张医生‘热心相助救危难,见义勇为显医德’,他的善行善德令人感动敬佩,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传递了爱的正能量,照亮人心、温暖社会。”彭女士的女儿表示。
这些眼科大夫在街头巷尾的善举,虽然没有在医院里那样完善的医疗设备和环境,但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勇敢精神,为患者提供了及时的帮助。他们的行为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正能量。
眼科大夫救人精神的深远意义
眼科医院大夫们在不同场景下的救人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无论在医院的手术台上,还是在航班上、跑道上、水塘边、街头巷尾,只要有生命需要救助,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人们对医生这个群体充满了敬意。
其次,他们的善举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在当今社会,人们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冷漠和麻木。而这些眼科大夫的救人行为,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他们的行为鼓励着更多的人在面对他人的困难时,能够伸出援手,传递爱心,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
后,他们的行为也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些眼科大夫的事迹是好的教材。他们让学生们看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担当,激励着学生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将来能够像这些前辈一样,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
对未来的展望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眼科大夫能够继续发扬这种“救死扶伤”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这些大夫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中工作。
此外,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急救知识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这样,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救援行动中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眼科医院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医护人员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
眼科医院大夫们的救人行为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体现,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是社会的正能量传递者。让我们向这些可敬的眼科大夫们致敬,也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扬,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