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眼科专家推荐优质选择指南
A-
A+
2025-06-27 15:16:51
103 评论
一、上海眼科诊疗水平在国内乃至均位居前列,其专家团队凭借精湛技术、先进设备和丰富临床经验,为各类复杂眼疾提供精准解决方案。从青少年近视防控到高难度眼肿瘤手术,从白内障精准治疗到疑难眼底病诊疗,上海眼科专家在不同亚专科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面对多样化的眼科需求,选择一位“好”专家需综合考量其专业方向、技术实力、医院平台及患者口碑等多维因素,本文将系统梳理上海眼科各领域的专家及匹配标准,为患者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二、专家的专科领域与专长
近视矫正与屈光手术领域
周激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擅长高度近视的晶体植入术(ICL/TICL),技术成熟且性价比高,尤其对超高度近视(>1000度)患者有丰富经验,手术高,术后视觉质量稳定。

廉井财(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院长)在全飞秒激光手术和老视矫正领域,其团队年手术量超万例,擅长根据患者角膜条件个性化方案,对薄角膜、干眼症等特殊人群的矫正安全性把控严格。
金玲(上海新视野眼科医院)作为国内获准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专家之一,累计完成近两万例近视手术,在复杂屈光病例(如角膜不规则散光、二次修复手术)方面技术突出。
白内障与复杂晶状体疾病领域
顾雪芬(上海新视野眼科医院)专攻疑难复杂白内障手术,如小瞳孔白内障、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等。其采用飞秒激光辅助技术,显著提升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精准度,术后患者视功能恢复优异。
孙俏(上海爱尔眼科)擅长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黄斑病变合并白内障的联合手术,依托博士后科研背景,将眼底病治疗与白内障手术融合,减少患者多次手术风险。
儿童眼病与近视防控领域
张琳(上海爱尔浦亮眼科医院副院长)作为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分会前主委,深耕小儿斜弱视、近视防控近40年,主导建立儿童视力发育跟踪系统,在角膜塑形镜(OK镜)验配和视功能训练方案设计上经验丰富。
李赵霞(百汇医疗)专注于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擅长结合低浓度阿托品治疗与用眼行为干预,延缓近视进展效率显著。其牵头的“科学防控近视社区推广项目”覆盖上海多个学区。
眼肿瘤与眼眶病领域
贾仁兵团队(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依托临床重点专科平台,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眶肿瘤的保眼治疗上达到水平。团队创新“动静脉化疗+靶向治疗”综合疗法,使晚期眼癌患者保眼球率提升至70以上,相关成果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宋欣(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专长眼睑肿瘤及炎性假瘤的微创手术,手术创伤小且功能保留完整,患者术后外观恢复自然,在眼肿瘤术后重建领域具有性。
三、支撑专家实力的医疗资源
医院的技术平台
公立医院中,上海市人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组成梯队。九院眼科以眼肿瘤和眼眶病为特色,配备3D手术导航系统;市一院则拥有上海眼科AI诊断中心,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准确率达95。私立机构如上海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引进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设备及美国爱尔康超声乳化仪,支持廉井财团队开展高精度屈光手术;希玛瑞视眼科则依托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为复杂眼底手术提供技术支持。
科研与学术转化能力
上海专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2025年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中,眼科领域获资助项目达17项,涉及近视发病机制、新型人工晶状体材料等方向。临床转化方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领衔的“眼科新技术孵化项目”,三年累计资助46项临床研究,如青光眼微创支架植入术、基因疗法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等创新技术已进入多中心试验阶段。
四、临床实践与患者关怀
个性化诊疗与长期管理
柠盟眼科推行“成员制服务”,为高度近视患者提供终身视力维护,包括免费年度眼底检查及并发症应急处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建立全球大的儿童屈光发育档案体系,覆盖百万青少年,通过智能预警系统对近视进展实施动态干预。
术后管理直接影响疗效稳定性。新视界中兴眼科医院开发“诊后无忧”系统,自动化跟踪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艾嘉瞳心眼科则通过家庭档案管理,为儿童患者从OK镜适配到用眼习惯干预的全周期方案。
疑难眼病多学科协作(MDT)
第九人民医院针对眼肿瘤患者建立“眼科-肿瘤科-影像科”联合诊疗机制,通过液体活检技术提前诊断微小转移灶。市六院吴强教授在青海果洛公益行动中,联合超声科开展眼部B超带教,提升基层医院对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的初诊能力。
五、公益行动与社会贡献
援边医疗与技术下沉
2024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团队赴青海果洛州,10天内完成40台高难度白内障手术,包括过熟期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病例,并培训当地医生掌握眼科B超技术。2025年九院专家赴淮南基层义诊,为89岁老人实施现场诊疗,同时开展“合理用药”科普,纠正滥用眼药水的误区。
公共卫生项目成效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牵头“明眸城市”计划,在社区推广视觉健康智能管理舱(VIMC),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率从35提升至78,致盲率下降42。爱尔眼科张琳教授参与制定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被纳入上海市中小学卫生教育标准教材。
六、学术研究与创新方向
重点科研方向突破
2025年临床重点专科“眼肿瘤诊疗创新和规范化应用”项目落户九院,聚焦液体活检、靶向治疗等前沿技术。上海专家主导的近视发病机制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现巩膜缺氧微环境是近视加深的关键因素,为新型药物研发提供靶点。
学术生态与合作
年度学术盛会“COOC眼科学术会议”吸引全球3000余名学者参与,2025年议题涵盖基因编辑治疗遗传性眼病、AI辅助青光眼预警等创新领域。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设立“眼科新技术孵化基金”,支持50岁以下医师开展临床转化,单个项目高资助达18万元。
七、总结与选择建议
上海眼科专家在亚专科深耕(如周激波之于高度近视、贾仁兵之于眼肿瘤)、技术整合(如顾雪芬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全程健康管理(如张琳的儿童近视防控体系)三个维度形成核心竞争力。患者选择时需遵循“专病匹配”原则:屈光不正周激波、廉井财;儿童斜弱视考虑张琳、李赵霞;复杂白内障信赖顾雪芬、孙俏;眼肿瘤务必选择九院团队。
未来上海眼科将向精准化(基因诊断指导治疗)、微创化(27G玻璃体手术普及)、智能化(AI辅助慢病管理)发展。建议患者关注三项指标:
1. 资质认证(如中华医学会任职、手术资质);
2. 技术透明度(方案需明确设备型号与循证依据);
3. 全程管理能力(尤其术后随访及并发症响应机制)。
通过专科化选择与科学评估体系,患者可充分释放上海眼科医疗资源的价值,在保障疗效的同时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