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眼鼻喉医院专业近视矫正手术安全中心
A-
A+
2025-07-29 16:32:28
285 评论
本
文
摘
要
在近视已成为“国病”的今天,中国近视人群超6亿的庞大数字背后,是无数人对清晰视界的迫切渴望。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凭借周行涛、王晓瑛教授团队在屈光手术领域的开创性成就,已成为全球近视矫正的技术高地与创新策源地。从2010年率先开展中国首例全飞秒SMILE手术,到2025年...
在近视已成为“国病”的今天,中国近视人群超6亿的庞大数字背后,是无数人对清晰视界的迫切渴望。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凭借周行涛、王晓瑛教授团队在屈光手术领域的开创性成就,已成为全球近视矫正的技术高地与创新策源地。从2010年率先开展中国首例全飞秒SMILE手术,到2025年完成中国首例10秒超快SMILE Pro手术,该团队以超过26万例的全飞秒手术量蝉联全球单中心榜首,更以持续的技术迭代重塑近视手术的安全边界与患者体验。这里不仅是手术技术的诞生地,更是“让医疗有温度”理念的践行场——从海拔3800米的高原手术到术中专用口罩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对患者需求的深刻洞察。

技术突破:SMILE Pro引领“10秒新时代”
2025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一间手术室内,中国近视手术史被悄然。周行涛与王晓瑛团队成功实施新全飞10秒扫描SMILE Pro手术,术后1小时患者视力即达0.8,次日跃升至1.0。这一突破的核心在于全球的VISUMAX800设备:其激光速度从传统23-27秒压缩至10秒内,并创新采用智能摇臂系统。术中无需移动患者床位,激光与显微镜功能通过摇臂无缝切换,大幅降低手术误差风险。
技术进化的意义远超速度本身。对于千度以下近视患者,传统全飞秒虽安全微创,但部分敏感患者因术中配合难度大而被排除在适应证外。而SMILE Pro的“超快激光”显著降低眼球微动风险,使更多生理敏感人群获得手术机会。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在全球结合CCL(角膜接触透镜)技法,通过个性化透镜修饰提升切削精度,让“量体裁衣”式矫正成为现实。这种“速度+精准”的双重突破,标志着角膜屈光手术正式迈入“超快、智能、更安全”的崭新时代。
术式体系: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构建
面对差异化的近视患者需求,该院已建立覆盖从表层激光到眼内植入的完整术式矩阵。全飞秒SMILE作为核心优势技术,以其“无瓣、微创、快恢复”特性成为中低度近视(100-900度)的。手术仅在角膜开2-4mm切口,取出飞秒激光成型的透镜式角膜组织,24小时内视力可恢复至0.8以上,且干眼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半飞秒。但对于超高度近视或角膜薄的患者,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加法型”解决方案——ICL晶体植入术。通过在角膜边缘制作微切口植入人工晶体,无需切削角膜即可矫正1800度以内近视,尤其适合高原地区患者(如团队在西藏日喀则完成的3800米海拔ICL手术)。
针对极端疑难病例,团队更展现首创的术式设计能力。例如将全飞秒术中取出的废弃角膜透镜,经激光重塑后二次利用,移植给因角膜过薄无法常规手术的患者,为超高度近视、浅前房者开辟新路径。该技术获专家评价为“极具创想的突破”(fantastic idea)。而针对散光矫正难题,团队开发Toric ICL晶体联合改良陡峭子午线角膜松解切口技术,实现中高度散光精准矫治,相关成果在欧洲眼科年会引发高度关注。
质量保障:26万例手术的安全基石
庞大手术量背后是一套严密的质控体系。所有患者术前需完成20项标准化检查,涵盖眼压、角膜地形图、眼底断层扫描等关键指标,确保排除圆锥角膜、病理性飞蚊症等禁忌症。针对ICL手术关键的拱高(晶体与自然晶状体间距),团队开发基于多模态大数据的AI模型,通过分析睫状沟距离等参数,显著降低术后高拱高导致的青光眼或低拱高引发的白内障风险。
术后管理同样科学严谨。团队设计全球“近视术中专用口罩”,解决手术消毒与呼吸顺畅的矛盾,获2021年上海市医务工会创新一等奖。患者术后享受全周期随访,从24小时复查到年度散瞳眼底检查,动态监控视力回退及眼底病变风险。数据显示,术后再近视多与患者未满18岁、过度用眼或高度近视遗传相关,规范用眼者效果可长期稳定。
学术引领:从中国经验到全球标准
作为亚太SMILE与屈光手术培训中心,该院已构建辐射全球的医生教育网络。周行涛团队累计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发明专利10项,其关于屈光发育档案精准性、ICL团队建设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会议的高频引用内容。在2024年世界近视眼大会(IMC)上,团队分享的《吸引角膜接触面积对SMILE术后屈光结果的影响》等课题,为手术精细化操作提供实证指导。
舞台上的“中国声音”愈发响亮。2023年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年会(ESCRS)中,该院关于全飞秒透镜再利用、ICL人工智能的发言占大会相关议题的1/5,其中透镜“新加法”术式被英国专家Reinstain称为“改变游戏规则的理念”(game-changing concept)。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中国在屈光外科的学术话语权,更推动SMILE Pro等新技术快速惠及全球患者。
服务可及:普惠医疗的实践探索
技术之外,该院致力于打破医疗资源壁垒。2022年启动“瞳心公益·追光英雄”项目,为抗疫工作者提供公益手术名额,500余名警察、志愿者通过该项目重获清晰视力。在费用方面,全飞秒手术均价约1.6万-2.2万元,ICL晶体植入单眼2.8万-3.5万元,处于上海市场合理区间。相比部分民营机构(如新视界眼科全飞秒1.6万元起、爱尔眼科ICL 2.98万元起),公立定价更透明,且医保覆盖部分检查费用。
高原手术的突破则体现对边缘人群的关怀。在西藏日喀则,团队克服缺氧环境与设备高原反应,5分钟内完成一例1200度近视患者的ICL植入,实现“海拔高、难度高、精度高”的三重突破。周行涛教授对此感慨:“在高原地区开展高质量手术,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医者初心的践行。”
总结与展望:清晰视界的未来之路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近视手术发展史,恰是中国屈光外科从追赶到引领的缩影。从首例全飞秒到SMILE Pro的十年跃迁,从26万例手术的临床积淀到高原公益的普惠实践,该院始终以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双轮驱动,重新定义“高质量近视手术”的内涵——它不仅是视力表上跳升的数字,更是术中10秒的舒适体验、术后20项检查的严谨保障、以及3800米海拔的生命平等。
未来仍有挑战待解:如何将AI模型扩展至更广泛人群?如何降低ICL晶体成本惠及低收入患者?透镜再利用技术能否标准化推广?这些课题的突破,需要医工交叉合作与政策支持。但可以预见,随着SMILE Pro适应证拓展、个性化透镜移植术的成熟,近视矫正将迈向“超微创、可逆化、全人群覆盖”的新阶段。正如周行涛教授所言:“医疗创新的温度,在于让每一双眼睛都被温柔以待。”当技术突破与患者需求持续共振,清晰视界的大门将向更广阔的人群敞开。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