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详情,医院概况,组建于1953年,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1983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卫生健康委属委管的眼科...

类别 详情
医院概况 组建于1953年,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1983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卫生健康委属委管的眼科专科医院,是中国的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中国的医学学术组织总部所在地(亚太眼科学会、亚非眼科学会亚洲办公室)。目标是全面建成世界眼科中心,以高质量发展 “123总部署”和“1411具体要求”为导向,秉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人才团队建设、坚持化、坚持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
院区地址 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区庄院区);广州市天河区金穗路7号(珠江新城院区);邮编:510060;电话:020 - 6660766
排名情况 复旦排行榜全国第1名,互联网口碑全国第4名
科室设置 设有19个专科门诊,包括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眼肿瘤及眼眶病、眼底病外科(视网膜玻璃体病)、眼底内科、眼外伤、眼肌病、眼部整形、中医眼科、黄斑病、小儿眼病、遗传眼病、屈光科、葡萄膜炎专科、准分子激光、接触(隐形)眼镜、神经眼科、泪器病、结膜病等。
眼底病科(珠江新城院区) 专家团队:教授/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名,主治及专科医师14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8名,拥有7名主管护师的护理队伍。人才培养:先后培养出站博士后3名、毕业博士研究生50多名,硕士研究生30多名。诊疗特色:我国早开展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基地,国内规模、技术力量强的眼底手术专科;国内率先开展各种眼底疾病的诊治新技术,包括微创玻璃体切除技术、可松解环扎术、巩膜扣带术和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等;在黄斑部疾病、各种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主要眼底疾病的诊治水平处于先进水平。科研成果:眼底科完成的《难治性眼底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系列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创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日间病房,日间手术模式在健康报头版头条报道,并获得卫健委全国推广。
眼底外科 创立于中山眼科中心成立之初,是我国早开展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基地之一,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技术力量强的专科专病治疗科室之一。专家团队:具有高素质的医师队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其中眼底外科主任唐仕波教授是我国的玻璃体视网膜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理事,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眼底外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吕林教授也是我国早开展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专家之一。
眼外伤专科 创建时间:1980年由陈莲爱、钟国庆、闻祥根等创建,是国内早成立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眼外伤专科之一。人才培养:每年培养全国各地进修医生及研究生100多人,是国内眼外伤专科医生培训基地。专家团队: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及医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部分科室诊疗情况 现收录科室医生22名,其中6位正高级专家、4位副高级专家,现已有7位医生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累计帮助了7386位患者,获得460次患者好评。角膜病专科和角膜屈光手术专科治疗各种角膜病,开展角膜移植手术、表面角膜镜片植入、角膜屈光性手术、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
病床情况 1965年住院床位为122张,七十年代扩至210张,现有317张。
对比其他眼科机构 与广州阿玛施眼科全飞秒激光中心(民营连锁,专注屈光激光手术,广州院区2002年建立,引进蔡司激光设备)、广州市人民医院相比,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重点眼科医院,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在眼科领域排名。

术语解释: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眼底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用于处理玻璃体和视网膜相关的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等。 - 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VEGF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可用于治疗多种眼底疾病,抑制异常血管。 - 巩膜扣带术:通过在眼球表面放置扣带物,对巩膜施加压力,使视网膜与眼球壁贴合,治疗视网膜脱离。 - 可松解环扎术:一种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通过环扎眼球来固定视网膜。 - 微创玻璃体切除技术:借助微小切口进行玻璃体切除,减少手术创伤。

广州中山眼科医院外科究竟强在哪?这些亮点揭秘!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