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季,当校园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准备迎接新学期的知识之旅时,有一个地方却呈现出另一番热闹景象——眼科医院。如今,眼科医院里常常挤满了学生,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又反映出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
开学季眼科医院学生爆满现状
在河南郑州,开学季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人满为患。一名带孩子看眼科门诊的家长无奈又焦急地表示“现在就是这样,就是爆满”。记者走访发现,前来看眼科的青少年数量众多。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斜视与儿童眼科一病区主任医师张晓利称,现在的门诊量比平时增加了两三倍,一天要看100多个患者。这足以看出学生就诊人数的激增程度。
南阳市眼科医院在2月11日门诊迎来近500名患者,其中近视患者约占3/5,多数为小学生和初中生。寒假过后,近视门诊刚开诊不久,就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等候在就诊区内。市民李女士的孩子上三年级,尽管平时一直监督孩子注意用眼,但经历了长时间的网课和寒假生活,孩子的视力还是受到了影响。初中生小昊也因为寒假里玩手机时间没控制好,近视度数增加,得知自己视力“滑坡”后十分难过。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同样呈现出繁忙的景象。开学后的周末,斜视与小儿眼科的11名医生全员上岗,单日门诊量突破900人次,相较平日周末门诊量增长了超30。目前,就诊的患者多数是6岁至12岁的学龄儿童,他们多数是出现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其中近视问题占比超六成。许多家长因孩子反映看不清黑板,才匆忙带其来检查。
杭州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马上开学时,杭州各大医院的眼科门诊几乎都处于爆满状态。三年级的男生小何,在爷爷奶奶和爸爸的陪同下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配眼镜。小何刚上一年级时双眼视力4.9,二年级下学期就明显感到看黑板吃力,这次检查已有200度近视。尽管小何的爸妈对他接触电子产品进行严格的时间控制,每天看电视和玩手机只有20分钟,但还是近视了。小何爷爷分析可能与妈妈近视度数较深的遗传因素有关。
青岛眼科医院临近开学时,学生患者猛增。眼视光学和角膜接触镜科主任杜显丽介绍,近期学生们近视度数增长较快主要与长时间网课、玩手机和平板有关。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汤静也表示,2月以来,乐山市各大医院眼科迎来视力检查、配镜等的高峰,前两天医院眼科门诊量达到500人次,基本上是学生。这几年,每逢寒假、暑假开学前或者周末,都是家长带着小孩来眼科检查的高峰。
学生视力问题产生的原因
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网课、学习软件、娱乐游戏等都离不开电子设备。寒假期间,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酸胀等不适症状,进而影响视力。像南阳市的初中生小昊,就是因为寒假里玩手机的时间没控制好,导致近视度数增加。
网课的影响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课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长时间的网课学习也给学生的视力带来了挑战。学生需要长时间坐在屏幕前,眼睛一直保持高度集中,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而且,网课的学习环境相对固定,学生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和远眺的机会,这也不利于眼睛的健康。例如,郑州市的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经过一个寒假的网课学习,近视度数增加了很多。
缺乏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对眼睛的健康非常重要。在户外活动时,眼睛可以接触到自然光线,这有助于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寒假期间,由于天气寒冷等原因,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眼睛得不到足够的放松和锻炼,增加了近视的风险。
遗传因素
遗传也是影响学生视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孩子近视的概率会相对较高。如杭州的小何,他的妈妈近视度数较深,小何自己也出现了近视问题。虽然家长对他接触电子产品进行了严格控制,但还是无法避免近视的发生,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学生视力问题带来的影响
对学习的影响
近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视力不好的学生在看黑板、看书、写作业等方面会遇到困难,容易出现眼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成绩。例如,一些近视的学生在课堂上看不清老师的板书,需要频繁地调整座位或借助眼镜等工具,这不仅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会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
对生活的影响
近视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日常生活中,近视的学生需要佩戴眼镜,这在进行一些运动或活动时会受到限制。比如,在跑步、打球等运动中,眼镜容易掉落或损坏,给学生带来困扰。而且,长期佩戴眼镜还可能导致眼睛变形、眼球突出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外貌形象。
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
某些职业对视力有一定的要求,如飞行员、军人、警察、医生等。如果学生近视度数较高,可能会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受到限制,无法从事自己理想的职业。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对学生视力问题的措施
家庭层面
家长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首先,要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制定合理的上网和娱乐时间规则,避免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子设备。例如,规定孩子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 - 2小时。其次,要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阅读距离,每用眼一段时间后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远眺。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如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
学校层面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视力保护的教育。可以通过开展视力健康教育课程、举办视力保护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用眼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视力保护意识。同时,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课程,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学生长时间连续用眼。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学生的视力问题,并通知家长带孩子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医疗层面
医院要加强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增加眼科医生的数量,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学生就诊需求。同时,医院可以开展一些视力筛查和预防近视的公益活动,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视力检查和咨询服务,普及视力保护知识。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视力训练等。
社会层面
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学生的视力健康问题。媒体可以加大对视力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学生视力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关企业可以研发和生产更多有利于保护视力的产品,如防蓝光眼镜、护眼台灯等。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视力保护工作,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视力健康的社会环境。
建立屈光档案的重要性
医生建议3岁以上小孩建立屈光档案。屈光档案就像是孩子眼睛的“健康存折”,它记录了孩子眼睛的屈光状态,包括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等指标。通过定期检查和记录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眼睛的发育情况,早期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例如,如果发现孩子的眼轴增长过快,医生可以及时调整孩子的用眼习惯或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延缓近视的发展。建立屈光档案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对预防和控制学生近视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眼科医院挤满学生这一现象,为我们敲响了学生视力健康问题的警钟。学生的视力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家庭、学校、医疗和社会等各个层面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视力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家长要做好监督和引导,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医院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社会各界要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建立屈光档案也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手段。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拥有明亮的眼睛,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学生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清晰地看到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