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类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其中,爱尔眼科医院凭借其在眼科领域的广泛布局和较高的知名度,成为了许多人看眼病的选择之一。然而,一直以来,爱尔眼科医院都被贴上了“莆田系”的标签,这使得不少人对其产生了质疑和好奇。那么,爱尔眼科医院与“莆田系”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究一番。
“莆田系”医院的发展脉络
“莆田系”医院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有着独特的轨迹。早期,“院中院”模式是其主要的运营方式,不少莆田人通过承包公立医院的科室来开展医疗业务。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公立医院的品牌和资源,得以迅速发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院中院”模式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一些“院中院”在医疗质量、服务规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于是,开始着手整治“院中院”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莆田人将经营方向进行了转变,从承包一个科室转为承包整个医院,至此,“莆田系”医院横空出世。
“莆田系”医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重心并不在钻研医疗技术、更新医疗设备上。相反,他们更倾向于花重金做广告营销。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吸引患者前来就医。这种运营模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吸引大量患者,但从长远来看,却难以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爱尔眼科医院的创业与发展
爱尔眼科医院的创始人陈邦,有着独特的创业经历。当年,随着房地产泡沫破灭,陈邦上亿财富化为乌有,他一病不起住进了长沙市第三医院。然而,正是在住院期间,他发现了商机。据传陈邦的主治医师妻子是一名眼科医生,闲聊时谈及眼科医疗话题。当时眼科在医疗体系中属于小众领域,诊断及医疗设备均较落后,但市场需求却很大。陈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决定投身眼科医疗领域。
陈邦模仿当时盛行的莆田系医院模式,凑齐3万元首付,以分期付款方式,买下一台合格的眼科医疗设备,承包了长沙第三医院的眼科科室,以“院中院”形式开始了他的人生第三次创业。凭借长沙第三医院的资源,陈邦将“院中院”经营得风生水起。但好景不长,“院中院”模式暴露了系列问题,着手整治。2003年,陈邦自立门户,成立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这就是爱尔眼科的前身。
刚成立的爱尔眼科只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民营眼科医院,仅有四五名医生,千余平方米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与公立医院竞争成为了摆在陈邦面前的难题。陈邦采取了超常规手段,一是引入资本,二是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通过引入资本,爱尔眼科得以不断扩张和发展,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而“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则让爱尔眼科先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基层地区扎根,积累经验和口碑,然后逐步向大城市进军。
爱尔眼科与“莆田系”的相似之处
从运营特点来看,爱尔眼科与“莆田系”医院有着相似之处。“莆田系”医院花重金做广告营销,而爱尔眼科的营销广告也很密集。走在大街小巷,我们常常能看到爱尔眼科的广告宣传,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广告投放的力度都很大。这种大规模的广告营销,虽然能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患者,但也让人不禁联想到“莆田系”医院的营销模式。
同时,与“乱收费”的“莆田系”相同,爱尔眼科也存在收拿回扣的现象。知名抗疫医者艾芬曾向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市场监管局举报汾阳爱尔眼科涉嫌商业贿赂。举报材料附有多份证据,有两份是“汾阳爱尔村医转诊服务费标准”。比如,眼内屈光2000元/双、飞秒白内障500元、眼底注药100元/例等等。艾芬说,转诊费是商业贿赂的其中一种形式。简单地讲,就是介绍客户到爱尔眼科去看病,然后从中得到的好处费。这些介绍人有的是村医,有的是公立医院的医生,还有的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人为了得到返利、继续转介患者到爱尔眼科,一些不需要做手术、有禁忌证不能做手术的患者被做了手术,一些不需要昂贵治疗的患者被推荐花钱做了昂贵的治疗。这一现象撕开了医院暴利的一角,也让人们对爱尔眼科的医疗服务产生了质疑。
爱尔眼科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
在登陆A股的头几年,爱尔眼科主要通过自有资金或在股票市场公开募资来完成新建或收购医院,并在不断发酵的营销活动中,打开品牌知名度。这个阶段的爱尔眼科发展速度还算平稳。
然而,拐点出现在2014年。在此之后,爱尔眼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财报数据也节节攀高。按照平常逻辑,企业会被尾大不掉的成本严重拖累,财报数据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爱尔眼科是如何独善其身的呢?与其说爱尔眼科是一家医院,不如说是一股庞大的资本势力。因为就在那一年,爱尔眼科改变了单打独斗的募资方式,通过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多支并购基金,利用并购基金从体系外新建或收购眼科医院,盈利后再置入上市公司,终并入上市公司报表。这套打法也被称作“体外孵化”。
具体操作为,爱尔眼科内部的核心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担当合伙人,组建有限合伙企业,与并购基金联手成立全新的医院。爱尔眼科主体公司层面并未直接参股,因而新医院的营收并不会影响上市主体公司的业绩。尽管这些新医院现阶段并没有被爱尔眼科招入麾下,但却可以使用其品牌,接受爱尔眼科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对其实施人员、手术标准化配置。这种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使得爱尔眼科能够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财务状况。
爱尔眼科的市场地位与发展困境
曾经的爱尔眼科发展势头迅猛,有着辉煌的历史。5年前,曾被贴上“莆田系”标签的A股连锁民营眼科医院——爱尔眼科的老板陈邦说:看不到天花板。中国的近视手术率较低,屈光市场潜在空间非常大。彼时的爱尔眼科正处于疯狂扩张时期,气势如虹。其后一年,wind茅指数横空出世,30家各行各业的“类茅台”上市公司被包括其中,意指入选企业在行业里有着贵州茅台在白酒行业里一样的地位。专做眼科生意的爱尔眼科股价高涨至42.49元,市值从上市时不足40亿元,一度狂飙到4000多亿元,累计涨幅近100倍!公司的发展进入“高光时刻”,“眼茅”成为爱尔眼科专属的荣耀。
但自从头上顶了个“眼茅”称号以后,爱尔眼科在资本市场接连受挫。惨的时候,盘中跌幅一度逼近跌停,一天之内市值蒸发约275亿元。而从2021年至今,整整三年过去,股价一路“跌跌不休”。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眼科医疗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连锁眼科机构涌现,分食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爱尔眼科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收拿回扣等负面事件,也影响了其在投资者和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爱尔眼科的正面形象与积极贡献
虽然爱尔眼科存在一些争议,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爱尔眼科是一家专注于眼科医疗项目的私立医院,拥有多项独特的治疗技术,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各种眼部疾病。此外,爱尔眼科还提供多种具有特色的眼科手术,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摆脱眼部疾病的困扰。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自创办以来,便组建了一批学历高的眼科医疗团队,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能够顺利进行各种复杂的眼部疾病治疗。医院在湖南省享有较高的声誉,并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近年来,医院在长沙市的多个地区设立了门诊部,以更好地为湖南省市民提供服务。此外,医院还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利用精良的仪器设备进行不同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正确看待爱尔眼科与“莆田系”的关系
2019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前一天,一份名单出现在了网络上。这份名单是互联网医疗平台“春雨医生”整理的,名字叫做《“莆田系”民营医院名单大揭秘》,初衷是让广大患者“避坑”。但因为春雨医生方面的数据库问题,一些非莆田系医院被列入了这份名单之中。名单一出来,很快就炸了锅。反响激烈的医院之一,便是爱尔眼科。“将爱尔眼科医院列入莆田系医院名单是严重失实行为,爱尔眼科核心管理人并非莆田人!”当时爱尔眼科声明是这么说的。资料显示,爱尔眼科不是莆田人创办的。
虽然爱尔眼科在发展过程中与“莆田系”医院有一些相似的运营特点,但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莆田系”。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爱尔眼科,既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也要肯定其在眼科医疗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对于爱尔眼科自身来说,应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营行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应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解决存在的问题,赢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
未来展望:爱尔眼科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爱尔眼科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眼部健康的重视,眼科医疗市场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爱尔眼科可以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从技术层面来看,爱尔眼科应该加大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引进和研发新的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例如,在近视治疗、眼底病治疗等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服务方面,爱尔眼科应该注重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眼健康科普宣传、免费眼科检查等,提高公众的眼健康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市场竞争方面,爱尔眼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就医体验,赢得患者的口碑和信任。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眼科医疗行业的发展。
总之,爱尔眼科医院与“莆田系”有着复杂的关联,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爱尔眼科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自身的优势和贡献,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未来的发展中,爱尔眼科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人们的眼部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