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眼科医院建造者成谜?这些历史细节带你揭秘!
A-
A+
2025-03-31 07:31:04
113 评论
时间 |
事件 |
详情 |
1886年(清光绪12年) |
医院萌芽 |
教会在顺德府北长街北头路东建起五间经堂,法国籍传教士包儒略利用掌握的眼科技术,为本地老百姓治疗一些常见眼疾病,此为河北省眼科医院(原邢台眼科医院)的萌芽。 |
1904年(清光绪30年) |
雏形形成 |
顺德府天主堂设立眼科诊所,治疗眼疾,以点眼科外用药为主要手段治疗眼病,后命名为“道济眼科诊所”,这就是眼科医院的雏形,邢台眼科医院创设于此年,前身是教会创办的眼科诊所。 |
1910年 |
扩建 |
眼科诊所经过六年的发展,扩建为顺德府仁慈医院。 |
1946年12月 |
更名 |
定名为邢台眼科医院。 |
1949年 |
再次更名 |
更名为河北省人民眼科医院,在建国初期,属于全国四大眼科医院之一;时任院长徐校卿应邀在天安门前参加国庆观礼,同年和1950年徐校卿两次荣获河北省卫生厅颁发的“白求恩医务工作者模范奖章”。 |
1954年 |
手术突破 |
全省首例角膜移植手术在医院获得成功。 |
1956年 |
又一次更名 |
正式更名为河北省邢台眼科医院;时任院长尹丁凡获“全国军烈属残疾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
1958年 |
荣誉与交流 |
河北省眼科医院荣获“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进集体”;卫生部授予河北省眼科医院“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 卫生医药技术革命先锋”荣誉称号;在邢台眼科医院召开了全国技术革新现场会,时任卫生部副部长贺彪同志到会指导工作并讲话;时任院长尹丁凡、书记侯培之荣获“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进个人”称号;8月份在邢台市召开的河北省医疗制度改革和技术革新会议上河北省眼科医院952项革新技术项目被全部展出,同月又选出了105项在全国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会上展出。 |
1993年 |
再次更名 |
更名为邢台市眼科医院。 |
2004年10月18日 |
百岁生日 |
邢台眼科医院迎来了百岁生日,多位领导同志、眼科界老专家等都对邢台眼科医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希望眼科同仁“千万不要忘记邢台眼科医院,因为邢台眼科医院对中国的眼科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
医院信息类别 |
详情 |
简称/别称 |
邢台眼科医院 |
类型/级别 |
五官 三甲 |
医保定点 |
是 |
详细介绍 |
河北省眼科医院(原邢台眼科医院)始建于清光绪30年(1904年),是中国建院早、规模大的眼专科医疗机构之一。现拥有设置床位800张、员工830余人,以眼科为重点,以口腔、耳鼻喉科为特色,集医、教、研和急救、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公立三级专科医院。患者辐射全国30个省市区,年门诊量达50万人次,住院患者2万余人次,手术3万余例。市外患者占70以上,外省市住院患者占20以上,是邢台市和河北省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单位,已成为晋、冀、鲁、豫中原地带区域性眼科医疗中心。目前医院分两个院区,占地22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设有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眼科研究所、河北省中医眼科研究所、河北省眼科司法医学鉴定中心、河北省防盲指导组办公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教学机构。 |
地址 |
河北省邢台市团结东大街31号 |
联系电话 |
0319 - 3036892 |
科室列表 |
未提及具体科室 |
术语解释:
- 白内障手术:是指把已经发生混浊的晶状体摘除,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以恢复患者视力的一种手术。在眼科领域是治疗白内障的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 角膜移植手术:是用正常的角膜片置换混浊或有病变部分的角膜,以达到增视、治疗某些角膜病和改善外观的目的。它是眼科中较为重要的复明手术之一。
- 公立三级专科医院:是指由政府举办的,按照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后,属于三级的专科医院。这类医院在专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能提供全面、优质的专科医疗服务。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业、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和特殊的区域性机构内,经批准可以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旨在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