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眼科健康规划目标下的行业发展基础

2025武汉中翰眼科:前沿技术引领行业新走向

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 - 2025年)》为我国眼科健康工作到2025年制定了明确目标。针对0 - 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体现了对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视。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儿童近视等眼部问题日益凸显,这一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眼部问题。

对于老年人群体中的白内障疾病,全国CSR要达到3500以上,提高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白内障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眼科疾病,患病后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视力和生活质量。提高白内障手术覆盖率,能够改善众多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提高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减少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失人数等目标也反映了对整体眼科健康的全面规划。从宏观角度看,这些目标的设定是基于我国眼科患病人数累计超十亿的现状。其中白内障、视网膜脱落和断裂、青光眼是主要的眼科疾病,白内障患者的住院人数多,其次是青光眼患者。

二、眼科医疗市场容量扩大的因素

(一)居民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 2015 - 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医疗保健支出整体呈上涨趋势,到2022年第三季度仍保持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650元,同比增长5.27,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596元,同比增长2.5。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健康支出意愿增强。眼科医疗作为健康领域的一部分,受益于这种消费升级的趋势,人们愿意在眼科检查、治疗和保健方面投入更多资金。

(二)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激发了眼科医疗潜在需求向现实有效需求的转化。过去,部分患者可能因为医疗费用过高而放弃眼科治疗,随着医保制度的完善,更多患者能够承担起眼科医疗费用,从而推动了眼科医疗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

三、眼科医疗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一)仙微视觉科技的全飞秒激光手术设备 仙微视觉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于2022年创立,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研究中心的相关人员共同发起。其专注于飞秒激光在眼科手术和生物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南京、武汉设有研发中心。其商业化产品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装置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研究中心的技术转化。此前全飞秒激光屈光手术设备市场由蔡司主导,其visualmax设备在全球全飞秒激光屈光手术设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的装机量到2022年已突破800台,国内手术量突破400万例,全球手术量超过600万例。仙微视觉全飞秒激光手术设备的成功转化实现了该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的国产化,有望打破外企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并且该项目入选重点研发计划。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眼科激光手术设备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眼科屈光手术提供了更多的设备选择,也有助于降低相关设备的成本。

(二)显微手术机器人的发展 Microinstruments旗下的Symani显微手术机器人登上《时代》杂志“发明产品榜单”。显微手术机器人借助显微或超显微镜放大手术部位,运用传感设备缩小医生手部动作、滤除人手震颤,克服人手先天存在的生理抖动,可对微小部位进行精细化操作。在一级市场,显微手术机器人已引起资本关注,近两年来国内外多家公司完成大额融资。如MMI在2024年完成了1.1亿美元的C轮融资加速产品商业化。在国内,昂泰微精、馥逸医疗、微眸医疗、迪视医疗相继完成新一轮融资,甚至一年内多次融资,淡马锡、红杉中国、比邻星创投等知名机构纷纷押注,索尼、蔡司等跨国巨头也已布局。这表明显微手术机器人在眼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可能会为眼科手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

四、眼科医疗行业的产业链情况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眼科医疗设备、眼科医疗耗材以及眼科医疗服务三个环节。上游主要是医疗设备和医疗耗材供应商,中游包括药品、药械和耗材制造商、视力保健产品制造商和对应的经销商等,下游主要包括综合眼科医院和眼科专科医院,终端是眼科疾病患者。各个环节相互依存,上游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会影响中游制造商的生产,中游制造商的产品又会影响下游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成本,终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例如,全飞秒激光手术设备的国产化就是上游技术创新的体现,它可能会促使中游企业优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策略,而下游的眼科医院也会因为设备成本的可能降低而提高服务的可及性。

五、眼科医疗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一)大众眼健康知识普及不足 强生眼力健大中华区、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区域副总裁王利平指出,虽然人们对眼健康关注度增加,但大众对白内障、近视等眼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例如,全球眼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只有25的人知道白内障手术只是一个10分钟的日间手术,在中国白内障患者中只有2的人选择做手术,上这一比例为5。这表明需要加强眼科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如社区宣传、媒体宣传、学校健康教育等,提高大众对眼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重视程度。

(二)眼科临床医生的培训教育 眼科临床医生的培训教育是眼科领域发展的一大挑战。强生等企业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培训眼科医生,帮助他们掌握新的手术技术和方式,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除了企业的努力,医疗机构、行业协会等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更完善的眼科医生培训体系,包括理论知识培训、临床技能培训和前沿技术交流等,以提高眼科医生的整体素质。

(三)支付端的挑战 当前医保是广覆盖、保基本,在眼科医疗支付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眼科高端治疗或新型技术可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这可能限制部分患者的就医选择。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医保政策,在保证医保基金可持续性的前提下,适当扩大眼科医疗项目的报销范围,同时鼓励商业保险等多种支付方式在眼科医疗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付选择。

六、眼科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眼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眼科医疗行业将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将不断涌现,如全飞秒激光手术设备的国产化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国内企业投入到眼科医疗技术研发中,显微手术机器人也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市场容量有望进一步扩大,这不仅得益于居民收入和医疗保健支出的持续增长,也与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大众眼健康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产业链各环节也将不断优化整合,提高整个眼科医疗行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眼科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开启新时代眼科发展的崭新篇章。武汉中翰眼科等眼科医疗机构也将在这一行业发展浪潮中不断和创新,引领眼科技术的前沿发展,为行业走势的积极发展做出贡献。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