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眼睛的健康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孩子们的视力问题日益凸显,近视、散光等眼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孩子在眼科医院建立档案成为了保障孩子眼部健康的重要举措。这不仅仅是一份记录,更是为孩子的眼睛健康筑起的一道坚固防线,能够帮助家长和医生及时了解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提前预防和干预可能出现的视力问题。那么,如何为孩子建立这份重要的档案,它又能为孩子的视力健康带来哪些好处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什么是儿童眼科档案——屈光发育档案
屈光发育档案,简单来说,是一份连续追踪、检查儿童眼球和身体发育情况的重要档案。它就像孩子眼睛的生长发育记录册,详细记录着眼睛的各项重要参数,如视力、屈光度(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持续监测和分析,医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孩子眼睛的发育状况,与同龄儿童的正常值进行对比。当相关的检查指标出现异常,预示着孩子的眼睛向近视化发展时,这份档案就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对于尚未近视的孩子,它可以帮助家长和医生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延缓近视的发生;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医生则可以根据档案中的数据,了解近视的程度和发展速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孩子发展为高度近视。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适宜年龄
孩子从出生后,眼睛的各项功能就在逐步完善。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般会对其做一次简单的眼健康检查,主要是筛查孩子有无先天性白内障等先天性眼病。当孩子长到2 - 3岁,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时,就可以开始考虑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了。不过,长治爱尔眼科医院建议3 - 6岁的儿童青少年一定要建立。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眼睛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及时建立档案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为后续的近视防控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可以从学龄前儿童开始建立眼健康发育档案,这样便于依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近视预防策略。
屈光发育建档的检查项目
屈光发育建档的检查项目较为全面和详细,旨在全方位了解孩子的眼部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视力检查:这是基础的检查项目,通过视力表等工具,检测孩子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了解孩子目前的视力水平。
- 电脑验光:利用电脑验光仪快速测量孩子眼睛的屈光度数,初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问题。
- 综合验光:在电脑验光的基础上,进一步测量孩子的屈光度数,确定适合孩子的配镜度数。
- 裂隙灯检查: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孩子眼球前部的结构,如角膜、结膜、虹膜等,检查是否存在炎症、损伤等问题。
- 角膜曲率测量:测量角膜的弯曲程度,了解角膜的形态,对于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散光以及散光的类型有重要意义。
- 眼外肌功能检查:评估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检查孩子是否存在斜视等问题。
- 眼轴测量:测量眼球前后径的长度,眼轴长度的变化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同视机双眼视觉功能检查:检查孩子的双眼视觉功能,了解双眼是否能够协调工作,对于诊断和治疗斜视、弱视等疾病有重要作用。
- 眼压检查:测量眼内压力,排除青光眼等疾病的可能性。
- 眼底检查:观察眼底的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检查是否存在眼底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屈光度检查建议在睫状肌麻痹后进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散瞳验光。散瞳验光可以排除眼睛调节因素的干扰,更准确地测量孩子的屈光度数。此外,以上检查项目可能因医院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且一般不包含挂号费和病历本费。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屈光异常
屈光发育档案的检查项目比较详细,除了常见的医学验光之外,还会对孩子的眼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存在远视、散光等其他屈光异常问题,医生能够及时发现。例如,有些孩子可能存在先天性的远视或散光,但由于年龄较小,自身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家长也难以察觉。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进行检查,就可以在早期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有眼疾早发现
定期检查除了能发现孩子的屈光异常外,医生还会对孩子的眼位、晶状体状态、眼底情况等进行检查,从而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斜视、白内障、眼底病等眼部疾病。这些眼部疾病如果能够在早期被发现,治疗效果往往会更好。比如,斜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双眼视觉功能发育,导致立体视觉丧失;白内障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而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进行定期的眼部检查,就可以尽早发现这些潜在的眼部疾病,为孩子争取的治疗时机。
防控近视
“屈光发育档案的建立,对预防近视的作用十分重要。”长治爱尔眼科医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主任王敏婷介绍道。对于未近视的儿童,通过屈光发育档案可以了解其远视储备情况。新生儿的双眼通常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也被称为“远视储备”。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眼睛快速发育,如果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负荷过重,“远视储备”就会过早消耗,终导致近视等问题出现。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医生可以密切关注孩子的远视储备变化,当发现远视储备不足时,及时提醒家长采取措施,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控制用眼时间等,提前预防近视的发生。对于已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近视的程度和发展快慢,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医生可以根据档案中的数据,调整治疗方案,如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视觉训练等,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避免孩子发展为高度近视。因为高度近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黄斑中心凹出血、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玻璃体液化、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和生活质量。
筛选潜在近视患者
受基因、环境、营养摄入、用眼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存在差异。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将孩子的眼部检查指标与该年龄的正常状态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差异较大,就需要引起重视。例如,正常情况下8岁孩子应该有150度左右的远视,但某个孩子散瞳检查后的远视度数只有50度,这就说明该孩子发生近视的概率较高,医生可以及时提醒家长采取近视防控措施,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等,降低孩子近视的发生风险。
部分医院的相关举措和活动
长治爱尔眼科医院
长治爱尔眼科医院积极倡导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王敏婷医生呼吁3 - 6周岁的宝宝们免费来建立档案。医院通过专业的检查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为孩子们提供全面、准确的眼部检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
襄阳艾格眼科医院
襄阳艾格眼科医院在暑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便利。家长朋友可以带孩子到院免费领取一张家庭用视力检查表及一个挡眼板,这样在家就可以给孩子测视力。同时,还可以在院免费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配框架眼镜或者角膜塑形镜都享有优惠。此外,襄阳市人民医院小儿眼病专家胡霞、庄蕾每周末在襄阳艾格轮流坐诊,为孩子们提供更专业的诊疗服务。医院还举办了少年强素质提升训练营,让孩子们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控近视问题。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具体流程
一般来说,家长可以选择一家正规、专业的眼科医院,提前电话咨询或在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了解建档的相关信息和流程。带孩子前往医院后,首先需要挂号,然后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配合情况,安排各项检查项目。在检查过程中,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帮助孩子完成检查。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并将档案信息录入医院的系统。家长可以在后续的时间里,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更新档案信息,了解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
家长在孩子眼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护眼观念
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孩子的眼部健康,树立正确的护眼观念。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少看电视电脑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向孩子宣传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
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控制看书写字的时间,一般近距离学习用眼20分钟,望远20秒,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孩子近视发生的几率。
定期带孩子进行眼部检查
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眼部检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建立和更新屈光发育档案。及时了解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当发现孩子出现看东西眯眼、揉眼、凑近物体等异常表现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结论
为孩子在眼科医院建立档案——屈光发育档案,是保障孩子眼部健康的重要措施。它就像孩子眼睛的“健康卫士”,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屈光异常和眼部疾病,为近视防控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建立档案,医生可以对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进行连续跟踪和监测,提前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或延缓近视的发生,降低高度近视等并发症的风险。
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院为孩子建立档案,并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为孩子的眼睛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我们共同守护他们的“心灵之窗”,让他们拥有清晰明亮的世界,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眼部健康,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