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名称 成立时间 发展历程 科室规模与人才 特色与荣誉 代表医生及擅长领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 1945年 1952年因院系调整与华山医院眼科合并成立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1976年黎勉勤教授重建。 在职专业团队包括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1名,其中博导3名,硕导3名。 是重点学科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的组成部分。 眼科学术带头人袁非教授;眼科主任戴锦晖教授,擅长领域未提及。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1952年 由我国眼科教育家、一级教授郭秉宽开创,历经近70年发展。 在职医师总人数2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8人、副高级职称57人,博士生导师30名,硕士生导师27名,专职研究人员数35人,高级职称比例28.6。 在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连续十余年稳居全国三甲,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等。 刘卫擅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卢奕擅长各种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等;季樱红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等;龚岚擅长领域未提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 1996年 历经20多年发展。 拥有五位正高级职称,八位副高级职称。 可以常规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众多眼科手术。 廉井财、王玲,擅长领域未提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 医院成立初期 历经多年磨砺。 现拥有22位医师人员,包括四位主任医师和十二位主治医师。 无特殊提及。 王志良、叶纹,擅长领域未提及。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1950年 发展历程未详细提及。 拥有21位医疗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两位主任医师和六位副主任医师。 是一个集医,研,教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现拥有视光学,白内障等共三个特色亚专科,共开放床位四十张。 王文清、吴强,擅长领域未提及。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眼科 1960年 历经60多年的发展。 现拥有八位医师。 是我国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也是我国中医药管理局职称考试命审题单位。 刘新泉、苏晶,擅长领域未提及。

术语解释:

上海复旦眼科医院戴锦晖:卓越的医学领路人与医者

  • 三甲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划分的医院等级,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的高等级。
  • 博导:即博士研究生导师,是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是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中担任研究生导师职务的人员。
  • 硕导:即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在上海的医疗领域,复旦大学附属相关的眼科医院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卓越的医疗技术和的人才队伍,一直备受瞩目。而戴锦晖教授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的主任,更是在眼科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上海复旦眼科医院,深入了解戴锦晖教授以及相关的眼科医疗情况。

上海复旦眼科医院的发展脉络

上海的复旦系眼科医院有着丰富的发展历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创建于1945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郭秉宽教授曾担任眼科主任,倪逴教授、陈道瑜教授、蔡松年教授等都曾在此工作。1952年因院系调整,中山医院眼科与华山医院眼科合并成立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不过,在1976年,黎勉勤教授从眼耳鼻喉科医院到中山医院重建眼科。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发展,中山医院眼科已建成诊治技术精湛、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专业科室。目前,眼科是重点学科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的组成部分。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同样历史悠久,创建于1952年,由我国眼科教育家、一级教授郭秉宽开创。历经近7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眼科亚专业门类齐全、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国内、知名的眼科中心。其在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连续十余年稳居全国三甲,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拥有众多和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形成了汾阳、宝庆、浦江、浦东院区和科创中心“四院区一中心”协同发展的崭新格局。

戴锦晖教授:眼科领域的杰出

戴锦晖教授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的现任主任,在眼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她是主任医师,也是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担任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副主任。不仅如此,她还担任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残联康复协会视障辅助技术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委员等多个和省市级学术团体委员。这些学术任职充分体现了她在眼科领域的专业和学术影响力。

在临床医疗方面,戴锦晖教授所在的中山医院眼科拥有各专业的医疗团队和高精尖设备,能够诊治各种类型的眼科疾病,特别是伴有全身复杂病症的眼病和各种疑难杂症。在职的专业团队包括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1名,其中博导3名,硕导3名。这样强大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戴锦晖教授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医术,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眼疾的困扰,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赞誉。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戴锦晖教授也有着突出的贡献。作为博士生导师,她致力于培养的眼科专业人才,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在科研领域,她积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推动眼科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她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眼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其他知名眼科医院及医生风采

除了复旦大学附属的眼科医院外,上海还有其他一些知名的眼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成立于1996年,历经20多年发展,科室聚集了一支强有力的医疗团队,现拥有五位正高级职称,八位副高级职称,可以常规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众多眼科手术。推荐医生廉井财、王玲等都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眼科在医院成立初期就已创建,历经多年磨砺,科室现拥有22位医师人员,包括四位主任医师和十二位主治医师。王志良、叶纹都是很可靠的医生,掌握着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成立于1950年,是一个集医,研,教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现拥有视光学,白内障等共三个特色亚专科,共开放床位四十张,拥有21位医疗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两位主任医师和六位副主任医师。王文清、吴强等医生在各自的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眼科创建于1960年,历经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也是我国中医药管理局职称考试命审题单位。科室现拥有八位医师,刘新泉、苏晶等医生在中医眼科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上海复旦系眼科医院的科研突破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钱江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华胜教授团队携手合作,开展双中心前瞻性研究,聚焦高危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探索。经过十余年严谨而系统的临床研究,证明了3次化疗周期(CEV方案:卡铂、依托泊苷、长春新碱)的治疗策略,在疗效上不逊色于传统的6次化疗周期,甚至在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了更为显著的优势。这一具有突破性的发现,在有效缩短治疗周期的同时,确保了治疗效果的维持,预示着全球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疗指南必将迎来重大变革,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优化及安全治疗。该研究成果在临床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标志着这一创新疗法得到了高度认可。

近视手术相关知识

在眼科领域,近视手术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我们的视力好不好,主要和眼睛里的3个结构有关系——角膜、晶状体和眼轴。大多数近视是眼轴过长,导致进入眼睛里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看东西不清晰。成年人的眼轴是几乎固定不变的,只能改变另外两个结构——角膜和晶状体。这也是近视手术操作的位置。近视手术,就是改变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让光线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目前常用的3种近视手术是角膜屈光手术:LASIK手术、全激光手术(T - PRK手术)、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手术)。上海的这些知名眼科医院在近视手术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能够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上海眼科医疗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上海的眼科医疗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各眼科医院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科研创新将成为推动眼科医疗发展的重要动力。医院将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医生和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性的研究,探索更多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例如,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疑难眼病的治疗上,有望取得更多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在医疗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将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体验。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预约挂号、查看检查报告等,减少就医的时间和成本。同时,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也将使得优质的眼科医疗资源能够辐射到更广泛的地区,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此外,随着人们对眼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眼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也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医院将加强眼健康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眼健康意识,倡导科学用眼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眼科疾病的发生。

上海的复旦系眼科医院以及其他知名眼科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成就。戴锦晖教授等众多的眼科医生作为学科的领路人,为上海的眼科医疗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上海的眼科医疗将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无论是在疾病的治疗还是预防保健方面,都将不断提升水平,为人们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