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中山眼科医院,有这样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葛坚教授。他在眼科领域耕耘多年,凭借卓越的医术、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杰出的领导才能,成为了业界的标杆人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葛坚教授的精彩世界,探寻他在眼科领域的非凡成就。
一、葛坚教授的基本信息与学术地位
葛坚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眼科专家,他拥有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的职称,同时还是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曾担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眼科医院院长以及眼科研究所所长等重要职务,如今担任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名誉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等职。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在医院管理和学术组织中的重要地位,更彰显了他在眼科领域的性和影响力。
葛坚教授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73项目科学家,荣获“亚太具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称号。此外,他还担任美国休斯顿大学客座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在眼科界也享有盛誉。他在众多学术期刊担任重要职务,如《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的副总编,《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Journal of Glaucoma》《MolVis》等杂志的编委,以及《眼科学报》的主编,为眼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专业擅长与临床贡献
(一)青光眼诊治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丧失。葛坚教授在青光眼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激光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治。他率先开展了新型前房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内路/外路睫状体光凝术等新技术,解决了很多疑难病例。整合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青光眼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效率,有效降低了青光眼致盲率。
他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组长,致力于我国青光眼临床诊疗模式的转变,先后组织制定了三次中国原发性青光眼诊疗共识,倡导并有效推进了青光眼的“综合个体化”诊疗模式,提出“青光眼诊疗模式转变”的重要观点,并以完成人申报并获得201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成果写入了《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其他领域
除了青光眼诊治,葛坚教授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眼内窥镜激光治疗疑难青光眼、研究、近视眼防治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他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在研究领域,他的团队致力于利用构建视网膜类器官膜片治疗青光眼,虽然目前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为青光眼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近视眼防治方面,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的研究,为近视患者提供了科学的防治建议。
三、科研成果与学术著作
(一)科研项目与资助
葛坚教授所领导的团队在科研方面成绩斐然,相继获得了973计划、863重大专项、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的资助。这些资助为团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使得他们能够在眼科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学术论文发表
截至目前,葛坚教授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3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0余篇。这些论文涵盖了青光眼、白内障、研究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他在眼科科研方面的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2001年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观察》,成为被国内期刊引用次数多的一篇文章(284次),充分体现了该研究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力。
(三)学术著作主编
葛坚教授主编了多部重要的眼科教材和著作,包括卫生部统编七年制以及八年制《眼科学》教材、教育部五年制《眼科学》教材和《现代青光眼研究进展》。这些教材和著作不仅为眼科专业学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依据,对我国眼科教育和临床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人才培养与教育贡献
葛坚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还是一位的教育家。他已培养博士研究生68 - 71名,已出站博士后8名,为我国眼科领域培养了一大批的专业人才。他培养的学生中,有22人次获得自然科学基金,1人获得2003年全国百篇博士论文奖。这些学生在葛坚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在眼科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葛坚教授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临床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和好评,许多学生在毕业后都成为了眼科领域的骨干力量。
五、荣誉成就与社会影响
(一)个人荣誉
葛坚教授获得了众多荣誉称号,包括“全国医院院长”“广东省院长”“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国医师奖”、亚太眼科学会“杰出服务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世界青光眼协会“高级研究科学家奖”“突出贡献奖”、澳大利亚政府“杰出创新奖”、亚太眼科学会“高学术奖”等。这些荣誉是对他在眼科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杰出贡献的高度肯定。
(二)社会影响
葛坚教授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还扩展到了社会层面。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青光眼患者提供免费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公众对青光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他还通过学术讲座和培训,向基层眼科医生传授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经验,提高了基层眼科医疗水平,为我国眼科事业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青光眼相关知识科普
(一)青光眼的定义与危害
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压迫的眼病。简单来说,就是眼球内的“压力”过大,给视神经带来了负担。青光眼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患者的视力,让患者逐渐失去清晰的世界,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
(二)青光眼能否治愈
很遗憾,目前对于青光眼并没有办法彻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激光治疗或手术等方式降低眼压,有效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保护剩余视力不被继续损害。也就是说,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但可以尽力保住现有视力,延缓视野丧失的速度。
(三)青光眼的发病趋势
《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白皮书》显示,中国青光眼患病与年龄相关但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群体患青光眼风险增高,与用眼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高频使用,使得眼部长期处于过度使用的状态。而暴饮暴食、加班劳累、情绪波动等生活方式都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从而引发急性青光眼。
七、青光眼治疗的新方向
在羊城论道眼科新进展研讨会上,葛坚教授介绍了青光眼药物与细胞治疗新动向。他表示长效缓释药物、再生小梁网、脑机接口恢复视力都是青光眼治疗的新方向。他的团队近年来致力于利用构建视网膜类器官膜片治疗青光眼,虽然目前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这一研究为青光眼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为青光眼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八、结语
葛坚教授是广州中山眼科医院的骄傲,也是我国眼科领域的杰出代表。他在青光眼诊治、科研、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我国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培养了一大批的眼科人才,推动了眼科领域的学术进步。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眼科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相信在葛坚教授等众多眼科专家的努力下,我国眼科事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要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公众也应该加强对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认识,注意保护眼睛,预防眼科疾病的发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应用于临床,为眼科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