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眼科专家风采及眼科发展科技走势至2025高峰论坛
A-
A+
2025-04-27 10:05:28
292 评论
一、广州眼科专家的雄厚实力

广州汇聚了众多的眼科专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例,这里的专家们在眼科界有着卓越的表现。
葛坚教授是青光眼方面的专家,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如青光眼专科的主任医师、教授,还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他擅长青光眼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综合评分达到8063。他的专业能力为青光眼患者带来了希望,在青光眼的防治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刘奕志教授则专注于白内障领域,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白内障专科任职。他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脱等情况有着丰富的经验,综合评分7272。他的技术为白内障患者改善视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杨华胜教授在眼眶病和眼肿瘤的诊治及眼整形和影像检查方面颇有建树。他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眶病与眼肿瘤科担任主任医师、教授,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综合评分6477。
文峰教授在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上有较高造诣,尤其在黄斑疾病的诊治、眼底血管造影临床释义方面表现出色。余敏斌教授擅长眼科急、重症和疑难病例,特别是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这些专家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广州眼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眼科发展中的重要学术活动
广州举办了众多眼科相关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对眼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2022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眼健康行业创新发展第二届高峰论坛暨眼科诊疗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在这个论坛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眼科专家、教授们就眼科临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开展创新性、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种交流促进了眼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引导眼健康行业创新创业多元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还有11月18 - 19日的视网膜高峰论坛(IRS·2023),广州作为分会场也积极参与其中。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学术会议厅举行了论坛,广东省的20余位眼底专家们通过视频联动,参与到主会场的活动中,并且在广州分会场现场还进行了多项议题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十大议题。这些学术活动为眼科专家们提供了交流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平台,有助于眼科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三、眼科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在眼科技术方面,目前有多种先进的治疗技术用于不同的眼科疾病。
在屈光手术领域,全飞秒手术有着诸多优点,如手术无痛、无瓣、微创、术后视力高清;由于切口小,保留了大部分的角膜神经,术后干眼概率较低;因为无需制作角膜瓣,所以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好。但也存在矫正范围有限,度数较高、角膜较薄和角膜形态不规则的患者不能做这个手术的局限性。
半飞秒手术术中全程无刀,制作的角膜瓣更薄更光滑,嵌入式的结构使得其更准确;矫正范围更广,对角膜厚度要求没有全飞秒高;配合蔡司角膜地形图技术引导,可进行个性化矫正。不过其切口较大,约20mm左右,术后干眼概率比全飞秒较高,且需要制作角膜瓣,存在角膜瓣移位的风险。
全激光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避免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安全无忧;表层切削,尽量保留了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手术过程中无需对眼球进行负压吸引,手术过程轻松、舒适。但术后不适感较其他术式更为明显,恢复、用药时间较长,恢复过程中更易出现角膜黑子,前期需防控紫外线,并经常到院复查。
ICL晶体植入术是在保留原有晶体基础上植入带一定屈光矫正度数的人工晶体,不仅保持了原有晶体的调节能力,具有可逆性,且术后视力能达到或可能超过视力,视野范围增大,视功能更完善。然而,相比角膜屈光手术,ICL手术是内眼手术,存在一定风险。
在研究方面,像葛坚教授在《视网膜类器官移植进展与挑战》的报告中提到,人们熟悉的青光眼、老年黄斑病变等神经性盲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但是,对视网膜类器官移植的研究则已经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和取得有效的成果。这也预示着未来眼科研究将朝着攻克这些疑难病症的方向发展,如、便捷、优化大规模获取临床级别的种子细胞,移植微环境及免疫调控、研发相适应的支架材料、研发精准简便微创的手术器械同手术流程等方面。
广州的眼科专家们在眼科的各个领域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众多的学术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眼科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相信在未来至2025年甚至更远的将来,广州眼科在专家们的努力下会不断迈向更高的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